你有没有遇到过皮肤突然发黄、发痒、颜色发暗?表面看像是普通皮肤病,其实身体正在“报警”。特别是肝脏,常通过皮肤这个“外门”传递内部失调的信号。古人云:“肝主筋,其华在爪”,皮肤之变,往往源于肝气之滞。忽视这些皮肤异常,轻则积郁成疾,重则发展成肝炎,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皮肤的每一个微妙变化都有其根源,若出现发黄、暗沉、蜘蛛痣、持续瘙痒,肝脏多半出了问题。及时留意身体这四个小表现,再配合护肝饮食与情志调和,或能避免一场“大病”悄然而至。要知道,调肝防病,有时只在一个念头之间。
**① 皮肤莫名变黄:可能是肝胆湿热在作祟
皮肤泛黄,尤其眼白、掌心也现出微黄之色,这可不是“吃了胡萝卜”这么简单。如果黄得偏亮偏油,极可能是肝胆之间的湿热之气溢于肌表。中医讲“肝主疏泄”,一旦功能堵塞,胆汁运行不畅,自然就“染黄”了身体。
你是否有一阵吃得重油口味后,发现人发闷、脸色发黄?若有,这就是信号。凡事早一步察觉,早一步调整才是养生真谛。
**② 皮肤莫名发痒:不是过敏,可能是肝郁血虚在作乱
皮肤痒得抓破也找不到疹子,很多人下意识以为季节变了、空气干了。其实这种“无风起痒”,多数与肝气不通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肝藏血,血虚则肤失濡养”,自然引起瘙痒。若再加上夜里更痒,那就得多留心。
哎,你有没有试过夜里挠得睡不好,白天却一点没事?可别怪蚊子,这也许是身体“气血调和”的问题,该给肝好好缓一缓啦。
**③ 皮肤暗黑无光:可能是肝血瘀滞所致
脸色黯淡、皮肤发乌,哪怕睡再多觉、抹再多面霜都没法回春,这就要从内里找原因。肝主藏血,血行不畅则面色晦暗。湿寒困脾、肝郁气不舒,都是造成这个现象的根因。不少年轻人通宵熬夜,肝气皆伤,面色能红润才怪。
你有没有注意过身边人“素面朝天”却气色红润,那是调养有方的结果。相反,总拚命化妆遮盖脸色,只是因失去了肝血滋养。
**④ 出现蜘蛛痣或瘀点:肝血逆乱的征兆不可轻忽
有些人胸口、面部出现红色小斑点,一按中间放射如蜘蛛,俗称“蜘蛛痣”。这类症状不常见,一旦出现,很可能是肝脏代谢异常,血液运行失衡造成的。中医早有“肝失调和,血热外溢”之说,这时若不调整,后面“麻烦”可就大喽。
你摸摸自己肩膀、锁骨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小红痣?若有,可得尽早去看诊断清楚,别把“凶兆”当普通皮肤特征。
护肝调气,比什么乳膏都有效
皮肤乃五脏之镜,外表出状况,常是内在有寒热郁滞。建议从饮食中做减法,多点利湿排毒之物,如山药、陈皮、绿豆、决明子;做加法,如心态放松、情绪平和、早休息,皆有助于肝气疏通。忌食辛辣油腻,肝才不冒火气。
倘若你还习惯重口味、晚饭吃撑了才睡,那就别怪皮肤暗、痘点起、气色黄。护肤先护肝,说的就是这理。
肝不通则皮枯,通则面明
世界再忙,肝气一壅,满面生乱。很多人以为皮肤病全靠外治,其实根在内。若真想面色红润、肤色明净,养肝为先。再多保养品,也对抗不了肝郁血虚带来的阴晦。不如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泡杯养肝茶,静心调息,胜过千金华服在身。
结尾 :
回头照照镜子,皮肤是否泛黄、发暗、莫名搔痒?如果是,是时候停下脚步,认真听听身体的声音了。肝如将军,一旦疲惫,全军无力。调好肝,不光是护了皮肤,也是保你养生的大局。很多病不是一天得的,而是一个细节、一种漠视日积月累。下一次再见皮肤问题时,记住:不是皮肤“出毛病”,可能肝,早就累了。
来源 健康养生知识公众号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皮肤有这些表现,请立即就医,别拖成肝炎,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