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湖北武汉,不得不说,这地方是真的好。
其实抢票那会儿没啥大动作,就是看票价还行,想着别错过这波热度。
身边朋友都在说武汉,黄鹤楼、热干面、东湖,都快成嘴边的顺口溜了。
我这人好奇心大,凑个热闹也图个新鲜。
高铁一进站,才发现武汉真不是说说而已的大。
这城市有三个高铁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别人都说选错了站跟进了迷宫一样。
我提前问了酒店老板,他说住东湖附近最好武汉站,住汉口江滩就选汉口站,黄鹤楼那块儿得武昌站。
一开始没放在心上,后来才懂,这建议值钱。
下车打车省了我半小时不止。
武汉的地铁线铺得像蜘蛛网,去哪都能坐地铁,关键是别在高峰期和大家一块儿挤。
第一次刷地铁卡还挺新奇,等车那会儿旁边大妈主动给我让了个位子,说外地人就得多照顾。
武汉的夏天是真实在,地铁一出来,热风扑脸,衣服贴身,防晒霜感觉都要化了。
有人说武汉的太阳是烤炉档,别不信,七月走在路上,汗能当水喝。
我从地铁出来,第一站直接冲黄鹤楼。
这地儿是武汉的门面,但也是游客的打卡胜地。
早上七点半到,门口已经有队了。
有穿汉服的姑娘,有带着孩子的爸妈,有拉着行李箱直接奔楼的背包客。
进门第一步就是爬楼梯,台阶不算多,喘两口气就到顶。
到了楼上能看到长江,风一吹,汗都凉快了。
黄鹤楼上的人三三两两,有念诗的,有拍照的,还有拿自拍杆的,大家都不着急,慢慢来。
我在台阶上碰到一大姐,正吃热干面。
她看我盯着,笑说,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白来。
我被逗乐了,决定下楼直奔户部巷。
户部巷远看像条老街,近看全是早点摊。
热干面、三鲜豆皮、糯米鸡、面窝,全是本地早点。
人挤人,摊主吆喝声一浪接一浪。
我排了二十分钟,才拎到一碗热干面。
芝麻酱糊得厚实,拌匀了面条,吃第一口嘴里糊香糊香的。
旁边桌坐着两个本地小伙,边吃边聊,热干面加个蛋,才算地道。
我拿着面碗,嘴里辣,心里舒服,路边大姐看我吃得快,递了杯豆浆,说外地人别太猛。
喝了豆浆,才觉得这地方有点像家。
吃饱了,才有力气逛。
我随手进了昙华林。
巷子不宽,转角多,墙上有涂鸦,店里有猫。
咖啡馆门口板子写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醒来再说呗。”
我点了杯冰美式,老板娘说,喝慢点,武汉的夏天要悠着点。
店里有书,也有画,窗外人走来走去,有拍照的,有发呆的。
我坐着发了会儿呆,突然觉得旅行不用赶,慢慢来才有意思。
昙华林的慢,藏在每个转角。
有人在给猫拍照,有人和朋友聊八卦,还有人在看书。
我坐到地铁口才想起来下一站去哪。
下午我去了江滩。
江边风大,骑车的人多。
本地人说,江滩就是武汉的露天客厅,晚上灯一亮,谁都不舍得回家。
我信了,买瓶矿泉水,坐在江边看江水。
长江大桥上的车川流不息,江边有跑步的,有遛狗的,有老人跳广场舞。
我跟着哼了两句,边上大爷拍拍我说,小伙子,武汉欢迎你。
晚上我去了黎黄陂路,汉口的老租界。
老洋房改成了咖啡馆、酒吧、书店,历史和现代搅在一起。
有人弹吉他,有人端着咖啡聊天。
我找了个小店,点了杯啤酒,看着路上的行人,觉得自己像混进了武汉人的夜生活。
汉口站附近的酒店多,价钱合适,地铁出来就能看到。
要是想住得舒服点,可以订江边的民宿,老板特热情,房里还放着本地小吃。
不过订房要趁早,节假日房价跳得快,工作日来能省不少。
第二天早上我去了东湖。
东湖真大,骑车都得歇几次。
环湖绿道修得好,租辆自行车,沿湖慢慢晃。
湖边柳树低垂,湖面上有鸭子漂着,早起的在湖边练太极。
我沿着绿道骑,偶尔停下来拍照。
东湖边的小摊卖早点,豆皮、烧麦、糯米团子,十块钱管饱。
骑累了找长椅歇会儿,湖风一吹,脑子都清醒了。
小孩在捉迷藏,拍婚纱照的姑娘笑得见牙不见眼。
东湖的早上,有生活味。
路边有家豆皮店,老板娘麻利,我点了份豆皮,她问要不要辣。
我说来点小辣。
吃第一口糯米香,辣椒面刚刚好,吃完一碗,汗出来了。
老板娘递杯绿豆汤,说武汉人都靠这个解暑。
我跟她聊了两句,才知道武汉人夏天离不开绿豆汤。
吃饱喝足,顺路去了湖北省博物馆。
网上提前一天预约,免费进馆。
门口就能看到编钟,导览员说这是镇馆之宝。
我跟着队伍看完展,出来脑子里全是曾侯乙、越王勾践剑这些名字。
博物馆门口有卖文创的小摊,钥匙扣、冰箱贴、编钟模型,样样有。
我买了几个,想着回家送朋友。
离开博物馆去了楚河汉街。
这地方是武汉人遛娃、逛街的好去处。
商业街修得像电视剧取景地,两边高楼大厦,中间一条小河。
晚上灯光亮起来,真像拍偶像剧。
汉街上的小吃不少,牛杂粉、小龙虾、烤鱼,排队有外地游客,也有本地学生。
我挑了家排队不长的小龙虾馆,点了油焖大虾。
手套一戴,吃得手上全是油,旁边小哥喊,嗦虾不分南北,武汉人都懂吃。
这话一点不假。
吃完一盆,肚子圆滚滚,出来溜达消食。
晚上回酒店洗澡,才发现胳膊有点晒红。
防晒霜带了,还是没挡住太阳。
来武汉,夏天一定记得防晒,帽子、墨镜、伞都备着。
白天多喝水,别和太阳较劲,晚上早点回来。
第三天去木兰山玩。
木兰山在东北边,开车得一小时多。
我没车,地铁转公交,折腾了大半天。
一路看着稻田、牛羊,还挺有意思。
木兰山不算高,爬起来不累,空气清爽。
山顶有观景台,能远眺武汉。
山下小摊卖烤玉米、茶叶蛋,三块钱一个,热乎的。
我坐台阶上啃玉米,旁边大爷说,年轻人,爬山别赶,慢慢来。
这话挺实在。
武汉的山水,随遇而安最好。
回市区顺便去了木兰草原。
草原上有马场、风筝、骑马的小孩,风吹草低,牛羊懒洋洋。
我躺草地上看天,手机信号都弱了。
有时候觉得脱离信号反而舒服。
晚上回市区,朋友拉我去万松园吃夜宵。
万松园是武汉夜生活的大本营。
满街都是小龙虾、烧烤、串串、卤味,香气扑鼻。
我点了烧烤,老板问要不要多点孜然和辣椒。
我说都多点,反正明天回家没事。
桌上啤酒冰镇,串串滋滋响,隔壁大姐举杯喊,武汉的夜,吃饱喝足才算圆满。
这话说得对头。
吃完夜宵,夜色深了,街道还亮着。
出租车师傅说,现在生意比平时好多了,游客多,气氛也热闹。
我和他聊这几天见闻,师傅笑说,武汉人心大,啥人都能接纳。
这话有点道理。
这几天吃了不少,走了不少路。
看了黄鹤楼的风,逛了昙华林的小巷。
体验了江滩的夜,爬了木兰山的坡。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外地人,也像本地人。
来武汉别赶行程。
早点睡,早起慢慢吃,慢慢走。
地铁能到就别打车,省钱还省心。
酒店提前订,节假日房价蹿得快,工作日最舒服。
吃饭别只看门面,巷子里的小店才有惊喜。
热干面记得多拌两下,三鲜豆皮趁热吃。
小龙虾晚上吃最带劲,吃完多喝水。
东湖骑车别怕晒,防晒霜多带点。
博物馆要提前预约,省得白跑。
想拍照,早点去,晚了全是人头。
想省钱,票房早点订。
带身份证、充电宝、防蚊液、太阳镜。
来武汉,心情放松,肚子放空。
回程在高铁上翻照片。
黄鹤楼的楼顶、东湖的水、汉街的灯、小龙虾的盘子。
每一张都像小确幸。
也许旅行的意义,就是在陌生城市里找到点属于自己的自在。
有人说,武汉的热,不只是天气,还有人情。
我信了。
这地方,是真的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了一趟湖北武汉,不得不说,这地方是真的好,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