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演讲稿

从“四精”入手,写好讲话稿

 

文章写作没有什么固定格式,每个人对写作方法也都有不同的见解。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不妨从精准、精炼、精妙、精细这“四个维度”切入,在写作过程中勤加思考、反复推敲、多加练习,如此一来,写出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自然不在话下。

一、精准立意——先摸清“领导想讲什么”

写稿前别急着敲键盘,先琢磨透两个问题。

一是领导的风格。有的领导喜欢摆数据、讲案例,稿子就得多列具体工作成效;有的领导擅长谈思路、画蓝图,稿子就得突出战略框架。如果都套用“万能模板”写稿,多少会有点“鞋不合脚,硌得慌。”

二是会议的主题、讲话的场景。动员部署会要突出“怎么干”讲“路线图”,总结汇报会要聚焦“干成了什么”晒“成绩单”,经验交流会要提炼“干得好的关键”也就是“方法论”。

比如单位安全生产会议,开篇大谈“安全是生命线”,不如换成“上周排查出的3处隐患整改情况”更实在。

二、精炼结构——让稿子“站得直、看得清”

新手常犯的错,讲话稿容易写成“工作流水账”,要么堆砌华丽辞藻。只需要记住,讲话稿是“指导手册”不是“散文选”就行了。

推荐“金字塔结构”。在文章开头先亮明核心观点(总论点),再分3-4个分论点展开,每个论点下用“事实+数据+措施”支撑。比如讲服务提升:“今年投诉率降了23%(事实),但30分钟以上排队仍占15%(数据)。下一步要优化窗口、增设线上办理、培训礼仪(措施)。”

不绕弯子:“今天讲三个问题”比“在……背景下”更务实。

三、精妙表达——让文字从文件里走出来,接地气

领导讲话稿不是学术论文,要让听众“一听就懂、过后能记”。分享三个小技巧。

①.口语化表达。把“贯彻落实”换成“抓实抓细”,“统筹推进”改为“协同推进”,把“存在不足”换成“还有短板”。稿子写完后,试着读出来,要是自己都觉得拗口,领导肯定讲得别扭。

②.短句+对比。“去年解决32件民生难题,新增车位200个,加装电梯28部”比“民生领域成效显著”更有画面感。

③.藏点“小心思”。适当加些接地气的金句,比如“办公室里‘拍脑袋’,不如现场‘接地气’”“工作要像拧螺丝,对准点位一扣一扣紧”。

四、精细打磨——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

初稿完成后,别急着交差,先做三件事。

①.校对数据。确保文章内的“增长百分比”“项目数量”等关键信息准确无误。

②.模拟朗读。自己大声读一遍,删掉重复啰嗦的句子,调整语气节奏。删掉“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积极推进”这类口头禅,改成“各部门要抓紧落实”。

③.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领导,站在台上讲这篇稿子,哪些地方会卡顿?假设自己是听众,哪些内容会让你想玩手机?把这些段落果断删除。

写在最后

写材料没有什么速成的秘诀,无非是多听领导讲话找风格,多跑基层调研摸实情,多琢磨工作逻辑理思路。

讲话稿的核心是“传声筒”——把领导的思路清晰传递。别怕改稿,每次修改都是向“精准”靠近的过程。记住,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华丽辞藻,而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下次接到任务时,先问问自己:“领导最想让听众带走什么?”想明白了这点,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有灵魂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四精”入手,写好讲话稿,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