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7日讯 最近从网上购得一册《前进》老日记本。之所以花高价买下,一则因为这册笔记本是原泰州人民印刷厂的产品,二则是这本笔记本中保存了一组老泰州的影像资料,较为珍贵。
这本笔记本为36开硬精装本,封面整体为红色,图案上方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中间“前进”两个隶体大字,下方是一列急速驶来的火车,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日记本共150页,内页选用了90克中版道林纸制成,颇为精致。打开扉页得知,这是1956年11月24日“教师节”,中国教育工会扬州委员会订制,赠送给当地教师的。承制单位为地方国营泰州人民印刷厂,由中文泰州市公司监制。
书中共有10幅彩色插图,它们是:泰州泰山全景、泰州泰山桥、泰州烈士祠、泰州烈士碑、泰州烈士塔、泰州船闸、工人住宅区、六朝松、天坛扑克、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这些图片因为系采用四色彩印机印制,图像偏红,多少有些失真,但是在当时,能彩色印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图片上的风景以展现当时泰州最新的建设成就为主,如由泰州泰山全景、泰州泰山桥、泰州烈士祠、泰州烈士碑、泰州烈士塔一组建筑为主体构成的泰山公园,就是泰州市政府于1951年2月成立专门的泰山公园筹建委员会,将市区许多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石雕、砖雕、花木、家具集聚到公园,花了整整4年时间改建而成的。原是明御史蒋科为其父蒋行请封后所建柱史坊,被改作烈士陵园牌坊安置在泰山桥边;原是明蒋科宅第墙上的近百块砖雕,被移作烈士祠围墙上的装饰物;原国民党阵亡将士纪念亭,被磨去碑文,重新勒石,成为泰州地区革命烈士纪念亭。精巧的设计、精心的施工使得这座千年历史的古老园林焕发了青春,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泰州人娱乐、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在,这些建筑大多不在了,但美好的记忆依然深深停留在泰州人的脑海之中。
再如工人住宅区,地址在西仓三步桥一带。过去泰州人有句老话:“过了三步桥,进了花子窑。”可见此地原是多么破败不堪。1952年8月,市政府在此地兴建工人住宅小区,这是泰州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住宅区,共建住宅106套,总面积2326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城区面貌为之一新。现在,原有的平房早已不复存在,更加高大、整洁的楼群拔地而起,旧日的风貌只能从过去的照片上去了解了。
插页中的泰州船闸照片,把我们的记忆带回到了1953年12月8日。那一天,历时1年多的泰州船闸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从此,隔断了570年之久的上、下河重新沟通,成为连接卤汀河与新通扬运河的重要纽带,在防汛抗汛、货物运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从1954年至1987年间,船闸共开放447072次,累计通过船舶16345万吨,通过各种货物10830万吨。60多年过去了,尽管该航道现在航运不再繁忙,但仍然是泰州市区去往里下河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河道沿线的工农业生产用水任务。
此外,日记本中的六朝松图片,也为我们提供了其绝世风姿的另外一个版本,以往我们见到的,都是民国时期人们在松下留影的照片。上个世纪50年代,六朝松逐渐枯萎凋零,这张拍摄于50年代的照片,或许是它留在世间最后的身影了。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市面上相关的资料越来越少,价格也水涨船高,这就需要我们改换思路,另辟蹊径,从诸如老笔记本、旧书刊、宣传画等人们容易忽略的途径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完此文,又从网上购得上世纪50年代泰州人民印刷厂《敦煌》日记本一册,内中插图与上述笔记本插图完全相同。不赘。(姜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日记本中的泰州风景,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