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大学生创业

郑州科技学院:多元培养赋能学生赛事 助力专业技能全面提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通讯员 岳朝杰 李军

近年来,郑州科技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强师,通过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才华的舞台,引导学生在比赛中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科竞赛“一路生花”

2024年,学校在中国国际跳绳公开赛和亚洲跳绳锦标赛中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获4个项目金牌;在2024CUDC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共4项;在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总决赛中成功摘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的桂冠。

今年以来,学校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7周年精英联赛(2024-2025)省赛共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8项;在第19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中获1金2铜;在2025年中国轮滑(花样轮滑)公开赛(湖北武汉站)获得双排队列滑第一名和单排队列滑第一名。

一组组振奋人心的获奖数据,代表着郑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丰硕成果。据统计,郑州科技学院每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超过3000人次,获奖超2000人次。 

培养方案“私人订制”

学校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进行全面梳理,统筹协调做好学科竞赛相关保障工作。

“在大学里,我们在专业上有各种竞赛,每个比赛都有报名和参赛的渠道,什么时候参加,需要什么知识,怎样才能获奖,都有老师专门指导。”有多次比赛经验的大学生范益源说。

提供场地、划拨资金、选派师资……在郑州科技学院,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是一句空话,学校陆续出台了《郑州科技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对竞赛信息发布、报名申请、备赛培训、成绩统计、成果转化、经费使用等进行统筹管理,从多方面对竞赛进行大力支持。

各学院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专业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学生竞赛的指导老师,确保每一项比赛都有专业老师开展针对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

体育学院教师董启正在日常训练中,发现学生张曼有田径特长,就因材施教,制订出针对性训练计划,并在田径运动上重点培养。后来在训练中发现张曼在100米、200米、400米等短跑项目上更有天赋,就着重在短跑项目上培养。

经过三年的科学训练,张曼的各项短跑成绩突飞猛进,曾获得全国学生运动会女子200米亚军;全国田径大奖赛女子100米冠军;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200米决赛冠军;全国田径大奖赛200米决赛冠军,并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亚运会选拔赛女子100米以11.57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并达到国家级健将水平。

专业技能“长风破浪”

通过组织参加比赛,引导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刘哲曾获2022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三等奖;2023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季军);2023年通文达“艺”,别出“机”杼第一届创新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三等奖,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凭借过硬专业知识,被河北工业大学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刘哲说,参加比赛后,才感觉自己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边备赛边查资料,还要进行一些延伸知识的学习,每年的暑假都用在赛事的准备,让自己能够坐得住冷板凳,极大地磨炼了心智。

近年来,通过赛事练就的过硬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就业中成了“香饽饽”,该校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杨小雅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各类比赛,获奖10余项,专业素质非常过硬,在学校的双选会上,受到多家招聘单位的青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州科技学院:多元培养赋能学生赛事 助力专业技能全面提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