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高校云集,有34所双一流大学,其中有26所211大学,211大学里面又包括8所985大学,名牌大学的数量在各省份当中属于最多的。其实,在北京的许多“三非”大学里面也是藏龙卧虎,比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能考上这些大学的话,就业也不用犯愁。
今天就来聊聊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从名字上看,这2所大学都有“北京”“科技”的字样,一所是大学,一所是学院。从办学层次来看,北京科技大学是211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三非”大学,不是双一流,也不是211,更不是985大学。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三非”大学的吸引力是不是不如这个211大学大呢?要想揭晓谜底,请各位看官接着往下看吧。
北科大和电科院魅力值PK
由于这两所大学都在北京市,我们就用北京市作为样本,看看北京的孩子和家长对这两所大学的报考热度有什么不一样。
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情况
理工类专业的最高录取分是642分,最低录取分是633分,平均分是636.5分。
文史类专业的最高录取分是643分,最低录取分是643分,平均分是643分。
2024年北京市的特招线是523分,本科批次分数线是434分。
可以计算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理工类专业在北京市的上述录取分数分别超出特招线119分、110分、113.5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文史类专业在北京市的上述录取分数分别超出特招线120分、120分、120分。
也就是说,北京市的考生如果想被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录取的话,高考成绩至少要超出特招线120分左右才有把握。
2、北京科技大学在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情况
录取分数线超出630分的专业一共有16个,占开设专业总数的88.9%。其中,超出640分的专业有4个。
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全市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8分。录取分数线超出640分的专业还有3个,分别是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试验班)647分、理科试验班(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计算机类、通信工程、土木类、安全工程、数学类、应用物理学)643分、工科试验班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机械类、通信工程、能源动力类、储能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641分。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两个专业分别是社会科学试验班(含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管理)629分、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日语、德语)628分。
可以计算出,要想考上北京科技大学的热门专业,高考成绩需要超出特招线125分。被最冷门的专业录取的话,高考成绩也需要超出特招线105分。
通过上述录取数据分析来看,各位看官有何感想?一个“三非”大学,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并不比211大学的北京科技大学小多少。可以这么说,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能与北京科技大学掰手腕的三非大学了。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究竟有何魔力能让北京的孩子高看一眼呢?不要着急,请接着慢慢往下看吧。
北科大和电科院招生那些事
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本科招生专业有8个,分别是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行政管理。电科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
考生如果想报考电科院的话,至少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年龄不超过20周岁,未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是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政审要合格,家庭成员没有在境外工作(不含公派出境)、生活、定居,未在境外驻华机构工作。高考成绩要达到一本线以上。这所大学的本科招生专业是提前录取批次的。
2024年普通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是413人,各省市的计划分别是:京7人、津4人、冀13人、浙19人、皖15人、闽14人、赣16人、鲁22人、豫18人、鄂2人、湘13人、粤6人、桂13人、晋17人、琼10人、渝14人、川23人、贵15人、云17人、藏9人、陕12人、甘11人、青9人、宁8人、新19人、内蒙古9人、辽16人、吉14人、黑12人、沪2人、苏12人。
2024年国家专项和南疆单列计划面向全国12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是31人,各省招生计划分别是:渝2人、贵4人、藏2人、甘4人、宁2人、新1人、冀3人、内蒙古3人、黑2人、赣3人、鄂3人、桂2人。
2、北京科技大学
隶属于教育部,本科招生专业有77个,招生的类型比较多,包括普通类招生、国家专项、高校专项、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内地西藏高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澳门保送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等。
北京科技大学对考生的报考条件并没有明确限制,比如不区分往届生和应届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没有限定是否未婚以及共青团员或者中共党员的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的本科招生计划数量是非常多的,校方没有明确公布多少人,但是根据网传的消息称,招生计划超过了3000人。比如在北京市招收的普通类计划就有198人,山东省173人,河南省154人。有一点可以确定,北京科技大学的招生计划总数是远超过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
北科大和电科院就业那些事
几乎所有的考生和家长对就业是最感兴趣的,接下来就聊聊这两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根据《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看,北京科技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0871元,排在第53位。很遗憾,在这份榜单上没有看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名字。
北京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0.80%,深造率是61.60%(国内读研率49.65%,上二学位率3.08%,出国留学率8.87%);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428人,截至2024年10月,有410名毕业生落实了毕业去向,其中400名毕业生参加工作,10名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是96.47%。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呢?
校方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发布具体的数据信息,看来作为“五大官校”之一的电科院,做事还是比较低调、谨慎的。
网传电科院的毕业生是包分配的,这种说法不确切,因为现在是一个“逢进必考”的时代,目前来看,全国没有一所大学是包分配的,包括军校在内。毕业生都要参加考试,电科院也不例外,不过电科院毕业生参加的考试是一种“内部考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组织一个考试,通过率一般能超过90%。毕业生根据成绩选岗,有些留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多数毕业生回到本省的政府机关,包括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等。大约有8成左右的毕业生到了县政府机关甚至乡镇政府机关任职。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管理收发政府机要信息、机要文件以及舆情监控等。总体来看,他们的工作岗位都是涉密的。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适合什么样的考生选择呢?电科院毕业生主要进入党政机关工作,多数直接进入公务员系统。如果考生追求稳定的职业发展,向往在体制内工作,有志于为国家信息安全和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奉献力量的考生,电科院能提供较好的平台和机会。
★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呢?
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69%,保研率是29.01%,深造率是55.23%。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阵地,43.36%的毕业生进入国企就业,31.86%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4.55%的毕业生进入三资企业就业,19.7%的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
从行业领域来看,也充分体现了其前身钢铁工业学院的特点,12.79%的毕业生进入钢铁冶金行业,9.18%进入高等教育,8.63%进入电子设备行业,8.27%进入IT互联网行业,7.4%进入公共服务机构,6.07%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就业,5.77%进入机械制造行业就业。
从毕业生的地区流向来看,接近8成的毕业生选择东部地区就业,就业人数较多的城市,排在前10名的有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青岛市、西安市、武汉市、济南市、南京市。
毕业生流向人数较多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方华创科技集团、华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首钢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北京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矿冶科技集团、鞍钢集团等。
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材料、冶金、机械、能源等行业,受到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如果考生希望毕业后能够进入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将有助于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综上所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党政机关就业,进入的是体制内,端的是铁饭碗,工作稳定,旱涝保收,工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有国企,也有民企,工资收入较高,接受的是企业管理,工作不是百分百稳定。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各有优势,至于选择哪一所大学作为目标院校,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还要参考自己的性格特点,更适合哪些方面的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一个211,一个三非,选哪个好,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