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明洲
网络上有人说:“旗袍开大叉,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大叉开到腰,不是985就是211。只要你敢裸奔,各科都是满分!”
于是乎,每年高考,全国各地都会有一些家长、老师想借用“旗开得胜”“一举夺魁”等美好寓意,身着旗袍、手举葵花送考,仪式感满满,为孩子们加油助威,祈愿其考出理想成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给孩子们加油助威本身也无可厚非。
然而,当有人将替孩子们加油助威异化成博眼球的表演,尤其是个别男家长,甚至是男教师也盲目跟风,也是拼了,身着旗袍招摇过市,矫揉造作,刻意摆拍……味道就全变了。
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本身与旗袍、向日葵等毫无关联,却在人们的充分想象中,在特定的情境下交织在了一起,成了一种情感寄托,饱含着家长、老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和殷切期望。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真正决定高考成绩的,是学生平时的勤奋与积淀、考试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与心理。只要孩子平时努力了,学会了考试方法与技巧,情绪稳定,即便家长、老师披个麻袋送考,他们也能考出应有的水平。若送考太过夸张,那就不一定是动力了,还可能影响到考生情绪,甚至给考生带来压力,那就事与愿违了。
高考,承载着无数学子的希望与梦想,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弦,现在正在进行,每年也都要进行。也许,高考与旗袍、向日葵的故事也还会继续。因为,它不仅成了一种现象,更成了一种情感表达,家庭、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和关爱的一种方式。但笔者认为,凡事适可则止,毕竟,高考期间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做的是,做好考生的保障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
最后,祝每位考生都能超常发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随笔:高考、旗袍与向日葵,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