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夜读」“年之味”散文专辑|唐小斌:《八卦围里闹元宵》

 

又是一年火树银花,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将时光剪成冰花,把年的味道装进行囊;将岁月化作祝福,把美的期待蕴藏心中。二月,是一段写满家、团聚、温馨和欢乐的日子。

为营造新年氛围、传播文化内涵,江报客户端新闻中心与江西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年之味”散文专辑,让我们随着本土作家的文字,一起去感受我们的“年”!

今天,推出第十八篇作品,来自唐小斌《八卦围里闹元宵》,敬请收听。

《八卦围里闹元宵》

文/唐小斌

栗园围,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城十多里处,占地68亩。因整座围屋按照八卦原理布局建造,所以又叫八卦围。早就听闻围里每年正月十二至元宵节晚上,都要举行隆重盛大的香火龙民间活动。百闻不如一见,元宵节这天,在太阳还未落山之时,我就早早来到了这独具水乡风情的八卦围。

站于祠堂边上三口大水塘边,杨柳春风,吹面不寒。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黑瓦,门框上鲜红的对联和随风轻轻摇曳的红灯笼,衬以鹅黄淡绿的柳丝、青葱竞秀的翠竹,几只鸭子在水面上划过一道弧,立时整个倒影泛起清波,显示着一股灵动祥和之气,一时大有“怀抱春风”之意。客家人把舞龙说成是打龙,舞龙灯狮也叫打龙灯狮,此类叫法有点类似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打跳欢歌。围里打香火龙的历史传承了七百多年,家家户户每年都自发捐钱打香火龙。每年的正月初九,围里的青壮年就开始用上年精选的稻草编龙,正月十二开始打香火龙,小孩子不敢打香火龙,就跟着大人舞灯笼龙,每年都是爷带子、子带孙,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围里有四个祠堂,每个祠堂都有一条香火龙。但点着香火龙后,其他祠堂的香火龙都得先到纪缙祖祠舞拜后才能到其他祠堂、各户人家游走。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舞龙的鼓声也从祖祠里响了起来。纪缙祖祠里一时烟火缭绕。舞龙手各就各位,把燃着的香火插入编好的草龙上。一会儿,整条草龙就在香火的衬托下变得栩栩如生了。鞭炮声一响,龙头舞起,整条龙便活了起来,香火闪烁处,人跃龙腾,立时眼花。龙头自右而左在祖祠的柱子周围欢跃一圈,意为“黄龙缠柱”,游到祖牌前,龙头龙身同时向祖牌连拜三次,感敬祖宗福德护佑。而此时,别的祠堂的一条香火龙也已欢跃而来,双龙闹春,整座祠堂香雾四起,而那香火龙,竟似腾云驾雾而来。

跟着游龙,到其他的祠堂游走。香火龙经过每一户人家门前,那家人都须燃放鞭炮、行拱手礼迎接“龙神”。领头的每到一户人家,唱着:“神龙到你屋,天天吃猪肉;神龙到你边,赚到大花边(花边是客家人对金银的称谓);神龙抬抬头,吃穿不用愁;神龙摆摆尾,财源如流水”诸如此类的顺口溜、吉祥话,唱得每个人脸上笑开颜、心里花怒放。

在池塘边上一空旷处,四龙交会,鼓声更是不绝于耳,四条神龙踩着不同的鼓点,一会儿团起摇头摆尾,一会儿又若翱翔九天,一会儿又若神龙探海,极尽所能。在池塘的倒影下,四龙鲜活成了八龙,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一时间烟花冲天而起,照亮整个八卦围的夜空。

神龙游遍各家各户后,鼓声歇,炮声远,一时静寂。在族里长者主持下,香火龙被盘成一团,龙身簇拥着龙头,成“伏龙”状。长者在地上插上三柱香,点燃两根大红腊烛,大家祭拜后,长者把草龙用火把点着,口里喃喃有词,说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庆年年、大吉大利”之类的吉祥话,这叫“封龙”,预示着一年好运景。待草龙化为灰烬,一年的香火龙活动至此结束。

而此时,祠堂里早已摆下了好几桌酒席,原来元宵这晚各宗祠族人送完龙后,都会在自己祠堂里摆下酒席,酒和下酒菜由各家各户端来摆在桌上,大家共享。祠堂里,已是人声一片。每桌都摆满了酒壶、下酒菜、米果、花生、瓜子之类,村里长者见到我这个陌生人,竟热情地招呼我坐上首,说是远客难得,我摇手摆让后被安排在了下首位置。作为外来陌生客,热情的围里人都来敬酒。好客的他们,总想着把自家的美酒倒给我,说尝尝他们家的淡酒。香甜的美酒和围里人的热情与淳朴,一时把我醉倒。

祠堂外,有烟花,照亮整个夜空。其时月色皎皎若故人,清辉淡淡映照,若在画中。一时醉在这画里人家,更醉在这情浓酒香中。这情浓啊,浓得化不开,我随手一涂,就是一朵绚烂的春花;信手一抹,就是天边最美的彩霞!

作者简介

唐小斌,男,汉族,1974年生,江西龙南杨坊人,从事税务工作,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土资源部首届读书大赛征文三等奖,赣州市“风景这边独好”征文大赛二等奖,出版散文集《围屋乡关》。

总策划:吴志刚、邱玥

执行策划:万晴、冯星星

朗读者:廖小旋

编辑:孙沐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读」“年之味”散文专辑|唐小斌:《八卦围里闹元宵》,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