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汽车知识

汽车电转向系统架构图

 

汽车电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是一种利用电动机提供辅助动力来帮助驾驶员转向的系统,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能耗低、操控性好、集成度高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乘用车。

基本组成

- 转向传感器:包括扭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用于检测驾驶员施加在转向盘上的扭矩大小、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将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

- 电子控制单元(ECU):系统的核心,接收传感器信号,同时结合车速、发动机转速等数据,计算出所需的辅助助力大小和方向,并向电动机发出控制指令。

- 助力电动机:根据ECU的指令输出相应的辅助扭矩,通过减速机构(如齿轮、皮带等)作用于转向机构,帮助驾驶员减轻转向力。

- 减速机构:将电动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化为低转速、高扭矩,放大助力效果,确保助力能有效传递到转向系统。

- 机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拉杆、转向节等,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和电动机的辅助力传递到车轮,实现车辆转向。

工作原理

1. 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转向传感器实时检测转向扭矩和角度,将信号发送给ECU。

2. ECU结合当前车速(车速低时需更大助力,方便停车、掉头;车速高时助力减小,保证转向稳定性)等参数,计算出合适的助力值。

3. 电动机根据ECU的指令运转,输出相应的助力扭矩,通过减速机构传递到转向机构。

4. 辅助力与驾驶员施加的力共同作用,推动车轮转向,实现轻松、精准的转向操作。

主要类型

- 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C-EPS):电动机安装在转向管柱上,直接助力转向管柱,结构紧凑、成本低,适用于小型车。

- 齿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R-EPS):电动机安装在齿轮齿条转向机构上,助力直接作用于齿条,响应速度快、助力效率高,适用于多种车型。

- 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P-EPS):电动机通过小齿轮与转向齿条啮合传递助力,布局灵活,常用于中高端车型。

优点

- 节能性好:仅在转向时电动机工作,相比液压助力系统(泵始终运转)更省油。

- 操控性优:助力大小可随车速智能调节,低速轻便、高速稳定。

- 集成性强:易与ESP(电子稳定程序)等系统协同工作,实现主动转向、车道保持等功能。

- 维护简便:无液压油泄漏、管路堵塞等问题,故障率低,保养成本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电转向系统架构图,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