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卫平 在中国当下的戏剧舞台上,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台》堪称一部现象级作品。这部融合了传统京剧元素与现代喜剧手法的话剧,自2015年首演以来便收获了如潮好评,被誉为“近年来最好的中国原创喜剧”。当这样一部口碑爆棚的话剧传出将改编为电影时,观众既期待又忐忑——舞台的魔法能否在银幕上重现?整整120年前,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从戏台走上银屏的。将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历来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陈佩斯和他的团队给出的答案颇具启示意义:他们既没有简单地进行舞台录像式的“复制”,也没有彻底颠覆原作进行“重构”,而是走出了一条“创造性转化”的道路。
《戏台》电影版最显著的创新在于视角的解放。在剧场中,观众始终是固定座位上“第四面墙”外的旁观者,而电影则通过灵活的镜头语言打破了这种单一视角。影片开场那个长达三分钟的后台长镜头堪称神来之笔:摄影机如游鱼般穿梭于守旧后面的化妆间、衣箱、道具和侧幕条之间,掠过描眉画脸的演员、匆忙奔走的场务、对镜压腿的武生、集体练功的学童,最终停在即将登台的主角背后。这一个镜头就完成了舞台剧需要大段台词才能交代的后台生态,实现了“展示而非讲述”的电影美学原则。这种视角的解放不仅没有削弱原作的戏剧张力,反而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舞台剧无法提供的窥视之窗。
在空间重构上,《戏台》电影版展现了创新的智慧。舞台剧受限于物理空间,主要场景只有戏台和后台两个区域,而电影则通过蒙太奇手法拓展出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层次。影片中有一场出彩的平行剪辑:一边是台前的京剧表演,一边是后台的权利博弈,一边又是戏院外军阀逼近的危机。三种空间通过节奏精准的剪辑形成交响乐般的互文关系,将舞台剧的线性叙事升华为电影的多维叙事。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并未滥用这种空间自由,而是严格遵循“戏中有戏”的结构美学,所有新增场景都与戏曲表演保持着有机联系,避免了因场景泛滥而导致的核心涣散。形散而神不散。
表演风格的跨媒介转换是《戏台》面临的又一挑战。舞台表演需要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保证后排观众也能接收到表演信息,而电影特写镜头则要求更为细腻内敛的表演。陈佩斯作为主演,出色地完成了这种转换。在舞台版中,他的班主角色通过大幅度的喜剧肢体语言引发笑果;而在电影中,他更多依靠眼神的微妙变化和面部肌肉的细小抽动来传递情绪。一场向军阀求情的戏份,舞台版依靠大段台词和跪拜动作,电影版则用一个颤抖的手部特写和额头上渐渐渗出的汗珠就达到了更为震撼的效果。这种表演上的“减法”反而成就了情感上的“加法”。
在节奏把控上,电影版《戏台》做出了适应银幕叙事的调整。舞台剧可以容忍更长的对话场景和更缓慢的情节推进,因为观众在现场的能量交换中形成了不同的接受节奏。电影版则将原版150分钟的演出精剪至105分钟,删减了大量依赖舞台与观众互动的“现挂”段落,增加了更多视觉化的叙事元素。特别明智的是,影片保留了舞台版中最精彩的几处“戏中戏”段落。通过镜头切换和特写强化了喜剧、闹剧的讽刺效果。这种节奏上的重构使电影既保持了原作的戏剧精髓,又符合电影观众的观赏习惯。
例如,影片和全剧的核心情节、主题密钥或称“戏核儿”就是围绕一场被迫进行的“劳军慰问演出”——荒诞改编《霸王别姬》的矛盾冲突展开。但戏剧受限于舞台空间,冲突只能靠演员肢体动作与密集台词,而电影则打破了这一桎梏。当包子铺伙计大嗓儿(黄渤 饰)作为假霸王登台荒腔走板的桥段,话剧中主要通过后台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 饰)的表演来展现情绪与剧情的转变,而电影镜头能同时切换到割台前幕后的每一关联方,将大嗓儿唱错后脸上的紧张与冷汗,台下洪大帅(姜武 饰)的叫好和士兵们啸叫喊口号,台上虞姬(余少群 饰)和文武场伴奏艺人们的愤懑与无奈,后台戏班人的提心吊胆等进行平行剪辑,使错位张力喷薄而出,极大地增强了剧情的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后来主演霸王的名角儿金啸天(尹正 饰)拒不改戏的演唱导致洪大帅歇斯底里大发作,侯班主急火攻心以头撞柱。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当然,《戏台》的跨媒介尝试并非全无缺憾。影片在保留舞台剧“间离效果”与追求电影“沉浸体验”之间存在明显的纠结。某些刻意保留的舞台化处理,如演员直接面对镜头的独白,在银幕上显得突兀而不协调。而一些本可深入挖掘的电影化叙事可能性,如通过闪回展开角色前史,又被过于忠实于舞台原作的创作理念所限制。最大的遗憾或许在于,电影未能完全解决舞台喜剧“笑果”依赖于现场观众反应这一根本难题——影院中的观众很难体验到剧场里笑声相互传染的集体快感。
《戏台》从舞台到银幕的旅程,为中国表演艺术的跨媒介转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经典舞台作品并非只能通过两种极端方式——要么是保守的戏剧录像,要么是彻底的重拍改编——来呈现给广大受众。在这两极之间,存在着一片充满可能性的中间地带:尊重原作精神但不受其形式束缚,发挥电影优势但不盲目追求“电影化”。陈佩斯和他的团队或许没有完全攻克所有跨媒介改编的难题,但他们勇敢的探索已经为后来者照亮了道路。在娱乐形式日益多元的今天,这种既守护传统又拥抱创新的艺术态度,或许正是中国表演艺术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赏析热剧映银屏——电影《戏台》观后,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