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古代诗歌

抄书打卡第21天:古诗词赏析

 

大家好!我是微笑云朵儿,漫漫长路中,幸得读书练字这一爱好,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生动充实,一笔一划间,藏着我对生活的热爱,期待与你们相识!

闲聊

今天小侄女来我家玩,嘴里嘟囔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原来在背古诗呀。可她只会背前四句,于是我就把整首诗抄下来,让她照着读。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赏析

相传李白幼时夏夜乘凉,仰头望见天上圆月,亮得像块温润的白玉,他拽着祖父的衣袖喊:“爷爷你看,那是个白玉盘挂在天上呢!”

祖父笑着指给它看:“再细看,像不像瑶台上的镜子?说不定还有仙人在上面呢。”

后来他长大,再看月亮时,见有时被云遮、被蟾蜍似的阴影啃食得残缺,想起世间变迁,儿时那“白玉盘”的天真,便和着对世事的感慨,写成了这《古朗月行》,前半是稚子眼里的月,后半是成年人心里的叹。

感悟

读《古朗月行》,最动人的是那份从童真到沉郁的情感流转。

幼时看月是“白玉盘”“瑶台镜”,是白兔捣药的趣致,满是不掺杂质的好奇与浪漫;成年再望,月上阴影成了“蟾蜍蚀圆影”,联想到世事起落,天真想象里便多了对清朗难再的怅惘。

童年的纯粹与成长后的忧思,让一首诗成了时光的切片——原来无论年岁几何,那轮月始终在,只是看月的人,多了几分对世界的感知与叹惋。

#每日抄书打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抄书打卡第21天:古诗词赏析,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