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鼓励、支持、规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兼职兼薪,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共享,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法兼职取酬,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然而,在现实中,违规兼职取酬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违纪违法,还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探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合法兼职取酬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允许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取酬有其明确的政策依据。依据人社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社部规〔2017〕4 号),在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经单位同意,可凭借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进行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不过,合法兼职要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其一,不能对本职工作的履职产生影响;其二,要和原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三,不得借助职权或职务影响来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是违反规定擅自兼职,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可能会面临从警告、记过直至开除等不同程度的处分。比如,若情节较轻,可能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则会面临开除处分。
业务相近单位兼职是一种合理的合法兼职途径。例如,高校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科研院所工程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等,这类兼职因与原单位业务高度相关,既能发挥专业优势,又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某省农科院研究员为例,其利用业余时间为当地农业企业提供品种改良技术服务,既帮助企业提升了产量,又通过技术入股获得合理报酬,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人才和智力的 “双向流动”,更加速了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线的转化。
创新创业兼职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合法兼职取酬的重要途径。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一是在职创办企业,即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限一般不超过 3 年(可申请延长),在此期间原单位会继续发放基本工资并保留岗位;二是参与项目合作,如以技术入股形式加入科技型企业,按约定分享股权收益。某医院主任医师联合团队研发的智能诊疗系统,通过技术转让获得 200 万元收益,其中 60% 按规定分配给研发团队,既激励了创新热情,又为医疗技术推广提供了资金支持。
为了确保兼职取酬的合法性,严格的申报审批流程是关键。具体流程分为三步:首先,个人要向所在单位提交《兼职申请表》,表中内容涵盖兼职单位、工作内容、时间安排、报酬形式等信息;其次,单位人事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重点核查是否会对本职工作造成影响、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情况,审核时限一般为 10 个工作日;最后,审核通过后需报同级人社部门备案,备案通过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展兼职。就像某市中小学教师,若要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兼职,需历经学校初审、教育局复审、人社局备案这三重程序,以此确保兼职行为合规可控。
对合法兼职取酬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是保障兼职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必要措施。监督机制包含 “三维度管理”:一是单位日常监管,通过考勤记录、工作汇报等方式掌握兼职人员履职情况;二是行业专项检查,人社部门每年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兼职行为专项审计;三是社会监督举报,开通专线接受企业和群众对违规兼职的投诉。2022 年某省开展的专项检查中,对 12 名违规兼职的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其中 3 人因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被给予记过处分,有效遏制了违规乱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合法兼职取酬需要在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业务相近单位兼职和创新创业兼职为他们提供了可行的选择,同时严格的申报审批流程和有效的监督规范机制则保障了兼职取酬行为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合法兼职取酬的途径,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