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兼职创业

一栋楼,半年入驻42家创业团队 (2)

 

半年时间一栋楼塞进42个创业团队,南京江北新区靠着南信大搞了个产学研基地,直接把毕业生和科研成果全往创业坑里填。

这波操作算是把高校资源榨出油水了,比那些打着双创旗号收房租的科技园强多了。

看他们招来的企业,气象相关的占大头不意外。

南信大本来就有气象局亲儿子的称号,每年光大气科学毕业生就够养活半个气象行业。

王诚勋那帮人搞AI视频,明显是蹭着母校的产学研转化通道,听说南信大今年刚成立了个数字媒体学院,摆明要给自家创业团队输血。

更绝的是那个梅苹华,从服务器大厂高管转身来青创湾搞云计算。

人家自己都说选址就冲着南信大的学生来的,要搞硬件开发团队,直接去食堂抓几个通信工程的学生就能开工。

现在高校搞产业园的套路算是玩明白了——学生当免费劳动力,教授当技术顾问,毕业证都不用发直接签劳动合同。

不过青创湾搞的拎包入住确实狠。

别家孵化器最多送三个月免租,他们连午休室的枕头都备好了。

24小时不打烊的办公区配上健身房的跑步机,这算盘打得精,创业者加班猝死在园区还能省120急救车的路程。

听说南京现在创业补贴卷得厉害,江北新区光今年就砸了2.3亿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上,难怪这些团队挤破头。

搞产学研转化的最大bug就是教授们的技术能不能落地。

南信大那个数字气象研究院说要搞商业气象服务,但国内气象数据至今没完全开放。

现在他们接的单子怕是些商场开业选黄道吉日的活,跟学校实验室里做的灾害预警系统压根不是一回事。

校友经济这套在江北新区算是玩出花了。

南信大校友会这两年活动经费暴涨,年会都改在青创湾路演厅办了。

现在连健身房私教都是学弟学妹兼职,创业团队招人直接在校园墙发帖,这闭环玩得比拼多多砍一刀还溜。

查了下南京今年新增的科技企业,45%扎堆在江北。

青创湾对面那片工地据说要盖南信大附属中学,这算盘怕是连创业者二胎的教育问题都包圆了。

不过半年42家的入驻速度,不知道年底会不会出现抢会议室干架的场面。

那些说高校产业园没前途的该看看这案例。

人家把教学楼和写字楼打通,学生毕业直接平移三百米上班,连租房中介都省了。

现在搞技术转化的路子,可能真得像抄作业这么简单粗暴才有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栋楼,半年入驻42家创业团队 (2),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