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短剧赏析

诗禅一味:中国历代高僧名家10首禅意诗词鉴赏下(原文+解读)

 

千里江山图

导语:禅者的诗心,不仅映照幽谷清泉,也拥抱壮阔山河与人间冷暖。他们或心怀家国,剑气纵横;或咏物言志,寄托高洁;或体悟无常,悲悯众生;或感怀身世,情系故园。禅意,在入世的情怀中更显深沉与博大。今天承接上篇,继续品鉴五首杰作,感受高僧名家的豪迈气概、悲悯情怀与艺术风华。

山水如画

六、贯休(唐末五代诗僧、画家)

《献钱尚父》

原文: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注释:钱尚父:指吴越王钱镠(liú),尚父是尊称;龙骧(xiāng)凤翥(zhù):如龙腾飞,如凤高翔。喻气势非凡;花醉:形容宾客如醉如痴于繁华盛景;霜寒:形容宝剑锋利,寒光凛冽;十四州:指钱镠统治的吴越地区;揭天:冲天;嘉气:祥瑞之气。此处“冷”字有肃杀威严意;金天柱:支撑东南的擎天巨柱;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指高官厚禄。

译文:

富贵荣华逼人而来身不由己,如龙飞凤舞之势不可阻挡。

满堂宾客沉醉于富贵繁华,您一剑威名便震慑十四州。

鼓角声震天祥瑞中透威严,风涛动地仿佛海山入寒秋。

愿您永做东南擎天金玉柱,谁还羡慕那区区万户王侯!

深度解读与鉴赏:

贯休这首诗以磅礴气势和瑰丽想象著称,是献给吴越王钱镠的颂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联尤为精彩,工整雄奇,对比强烈:前句极写宴饮之奢华、宾客之众多、气氛之热烈(花醉),后句则陡转笔锋,点明这一切繁华的根基在于钱镠赫赫武功(一剑霜寒)所奠定的霸业(十四州)。一柔一刚,一热一冷,一内一外,将钱镠文治武功、威震东南的形象刻画得极具张力。后两联继续渲染其威势(鼓角揭天、风涛动地)和对其永保基业的祝愿(金天柱),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虽为应酬之作,但艺术成就极高,展现了贯休诗歌雄奇浪漫的一面。

创作背景:

贯休曾游历吴越,献诗给吴越王钱镠以求接纳。传说钱镠嫌“十四州”不够气派,要求改为“四十州”,贯休答“州亦难添,诗亦难改”,拂袖而去。这首诗即当时所作,体现了诗僧的傲骨。

写作提示:

运用强烈对比(繁华/武功,柔/刚)塑造人物;创造雄奇瑰丽的意象(龙骧凤翥、花醉、霜寒、揭天鼓角、动地风涛);语言追求气势磅礴、对仗工整;颂扬得体,不失气节。

天下第一剑

七、齐己(唐末五代诗僧)

《早梅》

原文: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释:

孤根:指梅树的根。独回:独自恢复生机;递:传送;窥:偷看;素艳:指洁白的梅花;律:顺应季节时令;望春台:指京城,或泛指观赏春景的高台。

译文:

万木冻得几乎要折断,梅树根底却已暖气独回。

前村深深的积雪之中,昨夜竟有一枝梅花绽开。

寒风传送出幽幽暗香,鸟儿惊异偷看这素雅芳华。

明年若还能顺应时令,愿它最早绽放在望春台。

深度解读与鉴赏:

齐己的这首诗是咏梅名篇,他以精准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赞美了梅

花凌寒独放、幽香素艳、报春领秀的品格。“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神来之笔。“深雪”极写环境之严寒恶劣,“一枝开”则凸显梅花之孤绝、顽强与惊艳。“一”字用得极妙,既符合早梅初放的实际,更强调了其卓尔不群、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风递幽香”、“禽窥素艳”,从嗅觉和视觉侧面烘托梅花的清幽高洁、不同凡响。尾联寄托了美好的期望。诗人笔下的早梅,不仅是报春使者,更是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精神的象征。这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暗含了修行者不畏艰难、独守清净、终得觉悟(开花)的禅意。

创作背景:齐己爱梅成癖,有“梅痴”之称。此诗为其早年作品。据传,原句为“昨夜数枝开”,经诗人郑谷建议,将“数枝”改为“一枝”,更显其“早”,齐己深为佩服,拜郑谷为“一字师”。

写作提示:

精准锤炼字词(尤其动词、数量词,如“递”、“窥”、“一”);运用对比衬托(万木冻折 vs 孤根暖回,深雪 vs 一枝开);侧面描写(风递香、禽窥艳)烘托主体;赋予物象精神品格。

暗香

八、弘一法师(李叔同,近代高僧)

《送别》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释: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常作送别之处; 笛声残:笛声断续、哀婉;知交:知心朋友;半零落:大半已离散或去; 浊酒:未经过滤的酒,指普通的酒;余欢:残存的欢乐; 别梦寒:离别的梦境令人感到凄寒。

译文:

长亭之外,古道旁边,碧绿的芳草绵延至天边。

晚风吹拂柳枝笛声呜咽,夕阳沉落在远山之外。

天涯海角,知心好友大半已离散凋零。

一壶淡酒共饮尽这残存的欢愉,今夜的离别之梦定然凄清寒冷。

深度解读与鉴赏:

弘一法师的这阙词(后谱成曲,传唱极广),是近代离别诗的巅峰之作。它超越了一般离愁别绪,渗透着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深刻感悟与慈悲情怀。上阕以经典意象(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夕阳、山外山)勾勒出苍茫、悠远、凄清的送别场景,意境开阔而萧瑟。下阕直抒胸臆,“知交半零落”道尽人生沧桑与孤独。“一壶浊酒尽余欢”是强作欢颜的洒脱,更是对当下情谊的珍视。“今宵别梦寒”则直指离别后挥之不去的孤寂与悲凉。全词语言如画,情真意切,哀而不伤,在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对生命、友情、离别的透彻观照,体现了法师由绚烂归于平淡后的大慈悲心与对世间情的深深悯怀。其禅意在于勘破“爱别离”之苦,又于苦中体味人情之真与当下之重。

创作背景:

李叔同(弘一法师出家前名)1915年创作于杭州,赠别挚友许幻园。时值许家破产,离沪远行,李叔同有感于人生无常、挚友离散,写下此词。后收入其歌曲集。

写作提示:

精心组合经典离别意象,营造悠远苍凉意境;语言浅白如话,情深意长;表达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感悟;情感抒发哀而不伤,含蓄深沉。

夕阳山外山

九、八指头陀(敬安法师,近代高僧)

《洞庭晚望》

原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

楼观:指岳阳楼;尽:指视线尽头;迥(jiǒng):远,辽阔;引:带走;衔:含着;下榻:放下床榻,指住宿;连下榻:形容楼高,仿佛与云中居所相连; 行杯:传杯饮酒;接行杯:形容仿佛在天上饮酒;舞袖回:衣袖随风飘舞。

译文:

登临岳阳楼极目远眺,川流远去洞庭湖浩荡敞开。

大雁高飞似带走愁绪,青山如口衔来皎洁明月。

高耸楼阁仿佛连接云间居所,传杯痛饮恍如置身天上琼台。

醉后顿觉凉风习习起,吹得人衣袖飘飘舞动。

深度解读与鉴赏:

这首诗是静安法师登岳阳楼所作,气象雄浑,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禅意。首联写登高望远之景,气势磅礴(尽、迥、开)。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尤为精妙,运用拟人手法,“引”字写出大雁带走愁绪的主动与解脱感,“衔”字则赋予青山以灵性,带来美好与光明。这一去一来,象征着诗人愁绪消散、心境豁然开朗。颈联极写楼高与醉意:云间连榻、天上接杯,夸张而富有仙气,展现了物我两忘、神游天外的快意。尾联凉风吹舞袖,更添一份潇洒出尘之姿。全诗境界开阔,想象飞腾,将壮丽河山、个人豪情与超脱尘俗的禅悦完美融合,展现了诗僧豪放飘逸的一面。

创作背景:

敬安法师(八指头陀)一生爱国爱教,云游四方,留下大量诗篇。此诗为其壮年登岳阳楼远眺洞庭湖时所作,表达其开阔胸襟与豪迈情怀。

写作提示:

运用夸张、想象(云间榻、天上杯)提升意境;拟人化自然(雁引愁、山衔月);描绘壮阔景象(岳阳尽、洞庭开);抒发豪迈超脱的情怀,动静结合。

衔远山

十、苏曼殊(近代诗僧、文学家)

《本事诗·春雨》

原文: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注释:

尺八:一种类似箫的竹制管乐器,源于中国,盛行于日本;浙江潮:指钱塘江大潮,诗人故乡(广东,但常以浙江代指江南或故国)的象征;芒鞋:草鞋。破钵:僧人化缘的食器,指诗人自己的僧人身份和漂泊状态;樱花:日本国花,点明诗人当时身处日本。

译文:

春雨潇潇的楼头传来尺八箫声,何时才能归去再看那钱塘江潮?

脚穿草鞋手托破钵无人相识,独自踏着樱花走过了第几座桥。

深度解读与鉴赏:

这首诗充满浓郁的感伤情调和家国身世之痛。春雨、箫声(尺八是日本乐器,暗示羁旅之地)营造出凄清氛围。首句设问“何时归看浙江潮”,强烈表达了漂泊异乡的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后两句刻画自身形象:“芒鞋破钵”点明其孤僧身份和落魄境遇,“无人识”道尽异乡的孤独与疏离感。“踏过樱花第几桥”则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象征意味的结尾:在异国(樱花象征)的烟雨迷蒙中,一个孤独的僧人漫无目的、茫然地行走,不知走过了多少座桥(暗示漂泊之久、前路之迷茫)。全诗意境凄美朦胧,情感深沉哀婉,将个人身世飘零之感(出家、漂泊)与家国之思(故国难归)融为一体,体现了苏曼殊作为“情僧”的独特气质和时代悲剧色彩。其禅意或许在于对这“求不得”(归不得、情难了)之苦的深切体味。

创作背景:

苏曼殊身世坎坷,半僧半俗,曾多次留学或流亡日本。此诗为其《本事诗十首》之一,约作于1909年在日本期间,表达其羁旅思乡之情与身世飘零之感。

写作提示:

创造凄美朦胧的意境(春雨、箫声、樱花);运用鲜明意象(尺八、浙江潮、芒鞋破钵、樱花桥)承载复杂情感(乡愁、孤独、漂泊、身世);结尾留开放式画面与余韵;语言凝练含蓄。

春雨 樱花

结语:

本篇从贯休剑气霜寒的雄浑,到齐己雪中早梅的孤傲;从弘一长亭送别的无尽悲悯,到头陀洞庭揽月的豪迈超然,再到曼殊樱花桥畔的飘零惆怅,这五首诗展现了禅诗气象万千的另一面。它们承载着家国关怀、生命咏叹、艺术追求和深沉情感,证明了禅意并非避世,而是在洞悉世事无常后,依然能怀抱豪情、坚守高洁、深具悲悯,并以艺术之美抚慰人心。诗禅一味十首鉴赏,至此圆满,这里既有出世之清凉,亦有入世之温度。禅诗一味,意犹未尽......#禅诗鉴赏 #贯休 #弘一法师 #咏梅 #送别 #家国情怀 #人生感悟 #艺术境界 #近现代诗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禅一味:中国历代高僧名家10首禅意诗词鉴赏下(原文+解读),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