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散文精选

死磕这篇经典美食散文,小白也能仿写100篇

 

写作三年,没拜过师门,靠稿费养活自己。秘诀就藏在一件事里:磨。而“烟火气”十足的美食散文,就是我修炼笔锋的私塾,是它让我顿悟写作真谛——死磕一篇,拆骨吮髓,便能通晓百味文章。

美食散文自带温度,字里行间飘着香气,读来唇齿生津,睡前翻几篇连梦都添了滋味。用它练笔,既能学描摹万物,又能练共情人心,新手入门再合适不过。

今天分享我私藏的10篇经典美食散文,文风鲜活如灶上蒸腾的热气,拆透一篇,仿写百篇不在话下。

汤羹暖胃:

01.《蟹黄汤包》——汪曾祺

02.《一碗阳春面》——林文月

03.《冬夜煨藕汤》——肖复兴

烟火小食:

04.《糖炒栗子》——梁实秋

05.《炸酱面的江湖》——崔岱远

06.《桂花糖芋艿》——车前子

故乡滋味:

0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08.《母亲的腊八粥》——琦君

09.《霉干菜烧肉》——李娟

食事哲思:

10.《苦瓜的吃法》——林清玄

附上我的「庖丁解牛」拆文法,照着练,小白也能炖出好文章:

①拆标题:炼出勾人馋虫的灵气

好标题如一道菜的香气,未入口先勾魂。我常偷师名家的「标题配方」:

动词点睛:《冬夜煨藕汤》的“煨”字,让时间与温度在字缝里咕嘟冒泡;矛盾张力:《苦瓜的吃法》平淡中藏禅意,吊足读者胃口;五感通感:《糖炒栗子》噼啪声跃然纸上,读完指尖仿佛沾了焦香。

②拆内容:捋清食材与情感的砧板功夫

第一遍品味道:放任自己当个馋嘴读者,标记读时咽口水的段落;

第二遍拆工序:用三句话概括全文——写什么食物?串联哪些故事?落脚何种情思?(例:《端午的鸭蛋》=故乡鸭蛋+童年风俗+乡愁如蛋白般澄澈)

第三遍剔文骨:逐段批注“食材描写技法”(如《蟹黄汤包》用“颤巍巍”写形态)、"情感钩子"(如《母亲的腊八粥》借粥喻母爱无声)。

③拆结构:学大师的火候掌控术

起锅:看开头如何下钩子——汪曾祺写鸭蛋单刀直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平淡中猛拉共情;翻炒:段落间如何衔接——林文月写阳春面,从面摊环境转到食客百态,镜头如长筷挑面般自然流转;收汁:结尾怎样余味绕梁——梁实秋以“吃饱了栗子,心里暖和”收尾,冬日温情不言自明。

④拆词句:攒一罐文字调味料

美食文的妙处,在动词活色生香(“蟹黄汤包一汪油,得用麦秆着喝”)、比喻烟火气十足(“霉干菜烧肉黑亮如檀木”)。遇到这类句子,立刻摘进「风味笔记」,仿写时试着替换食材:写酒酿圆子能否用“糯米团子醉倒在甜酒里”?

别怕初期仿得生硬,当年我拆烂三本汪曾祺,如今编辑夸我写红烧肉“字里行间能闻见糖色焦香”。从今天起,每天拆一篇、仿一段,百篇之后自有一派炉火纯青。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磕这篇经典美食散文,小白也能仿写100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