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做电商有没有捷径?我看别人搞黑科技,三天就爆单了。”
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想苦笑。做电商,有见过太多想走捷径的人,他们像追风口的猪,风停了,摔得最惨。反而那些每天重复做着“笨事”的人,慢慢把店铺做起来了。
其实电商这行,本质是给“笨人”留的机会。
你觉得选品熬人?试试去工厂打螺丝,一天站12小时,手磨出茧子;你觉得上架产品枯燥?去工地搬砖试试,夏天太阳烤得背脱皮,冬天寒风钻骨头缝。电商至少不用风吹日晒,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能赚钱,这点苦算什么?
我见过真正能赚到钱的人,都有自己的“流水线”。
上午雷打不动看同行:打开平台,按销量排序,专找那些月销几百、评论不多的“小爆款”——太大的爆款追不上,太小的没参考价值。记下来他们的标题关键词、主图亮点、价格带,甚至看评论里客户吐槽什么(比如“包装太简陋”“少个说明书”),这些都是机会。
下午就对着表格上架产品:标题抄同行的,改3个关键词避免同质化;主图用同行的图,但加个小标签,比如“买就送运费险”;价格比同行低一块钱,或者多送个小配件。一个店铺上满50个品,就换第二个店继续。
有人说“这样太low了”,但赚钱的事,哪有那么多体面?我有个同学,就靠这招,3个店,每个店每天上5个品,三个月后,其中一个店爆了个小爆款,月销突然冲到2000+,现在每个月稳定赚8000多,比他之前上班强多了。
别信“爆款是选出来的”这种话,爆款是堆出来的。
我做过最夸张的一次,一个店上了300多个品,前299个都半死不活,第300个突然爆了。不是我眼光好,是概率问题——你上100个品,总有一个能蒙对客户的需求;上1000个品,总能碰到一个踩中平台流量的。
那些总想着“选个神款”的人,往往死得最快。他们今天觉得女装好做,明天跟风做零食,后天又去搞家居,半年换了10个类目,最后一个店都没做起来。
聪明人死在“换玩法”,笨人死守“基本功”。
去年有批人跟风做“无货源店群”,软件批量采集,一键上架,觉得躺着就能赚钱。结果平台严查,大批店铺被封,保证金都拿不回来。而那些自己选品、自己优化的人,虽然慢,但店铺活得好好的。
还有人天天去听“大佬课”,今天学“七天螺旋”,明天学“直通车黑车”,学完发现方法早过时了。其实哪有那么多技巧?你把标题里的错别字改了,把模糊的主图换清晰,把客户的差评一个个打电话解决掉,这些基本功做好,比什么黑科技都管用。
最关键的是,爆了款别飘。
我有个爆款,一开始月销才几百,后来慢慢涨到2000+。这时候不能躺平,得像伺候“祖宗”一样盯着:
每天看同行价格,只要有人降价,我就找工厂老板喝酒,哭诉成本高,磨着他降5毛;客户说“包装容易破”,我立马加了层气泡膜;有差评说“物流慢”,我跟快递点老板搞好关系,优先发我的件;再每天补个10单8单,维持住转化率。就这么折腾,这个款硬是卖了两年,赚的钱够付个首付。
很多人爆了款就不管了,觉得“躺着赚钱”,结果一个月就被同行超过去。记住,爆款是养出来的,不是捡来的。
最后想说句大实话:电商这行,没有奇迹,只有熬。
你上100个品,总会蒙对1个;你把这1个品维护好,总会比上班强。平台算法就像个“倔老头”,不喜欢耍小聪明的,就认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
所以别羡慕别人爆单,也
别焦虑自己没进展。每天选5个品,上3个链接,回20个客户消息,重复三个月,你再看看——那些嘲笑你“太笨”的人,可能还在找项目;而你,已经悄悄赚到第一桶金了。
这个世界,总不会亏待愿意下笨功夫的人。做电商,笨办法,才是最快的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电商,笨办法才是最快的路,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