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观读后感

看了3遍《许三观卖血记》才顿悟,真正的人生赢家,靠的绝非运气

 

“如果生活已经让我们遍体鳞伤,有一个善良的结局,怕是最好的恩赐了。”

这是一位读者在看完余华的经典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后发出的感慨。

这本书的主人公许三观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整个社会还处在贫穷落后之中,小人物许三观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求生存。

在一次回乡期间,他偶然得知卖血可以赚钱。

于是每当生活出现意外,走投无路的他都会通过卖血的方式,来赚钱渡过难关。

同许三观一样,平凡的我们,也在命运的跌宕中咬牙坚持,在生活的磨难中披荆斩棘。

穿过人生的凄风苦雨,才会明白:真正的人生赢家,靠的都是经营,而非运气。

婚姻:一半靠爱情,一半靠义气

许三观从小没爹没妈,一个人在城里当丝厂送茧工。

于是他用第一次卖血赚的钱,娶了漂亮的油条西施许玉兰,给自己安了一个家

婚后的许三观,家庭生活和睦,夫妻俩也恩爱有加,接连生了三个男娃。

可没想到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街坊邻居流言四起,说他最喜爱的大儿子一乐长得不像他,倒像妻子之前的相好何小勇。

许三观忍不住找妻子对质,得知妻子婚前给他戴绿帽子后,便在一次探病时,出轨了自己曾经喜欢的女人林芬芳。

换作现在,夫妻双方彼此不忠,家里早就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了。

可许三观一家没有。

他在得知自己的大儿子不是亲生的后,没有弃之不顾,依旧给他吃好穿好,还供他上学。

而许玉兰也明白丈夫的出格只是出于报复心理,惩罚过他后这事也就翻篇了。

两个人的日子,还是接着磕磕绊绊地往前走。

来源:视觉中国

有一年,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导致庄稼被毁,闹起了饥荒。看到街上的灾民越来越多,一向没有忧患意识的许三观,开始慌了。

这时,许玉兰才告诉他,这些年她每天都会在做饭时省下一把米,买菜时省下一分钱。

幸而靠着妻子的未雨绸缪,家里才勉强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到了“文革”期间,许玉兰被人拉出去批斗,不仅剃了阴阳头,还要每天到街上最热闹的地方去挂牌站着,身心都遭受了莫大的伤害。

许三观没有因此抛下妻子,相反他冒着出门被人扔小石子、吐唾沫的风险,每天风雨无阻地给妻子送米饭,甚至还偷偷藏了红烧肉。

等到许玉兰傍晚回来,就给她吃捂到被窝的饭菜,准备好热水泡脚,还在孩子们面前维护她,这才稳住了一家人的心。

就这样,许三观夫妻俩相互扶持,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迎来了彼此搀扶、相守相依的圆满结局。

杨澜曾说:“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坚韧的一种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和金钱,而是肝胆相照的义气。”

其实,最好的婚姻,既不是初见时的怦然心动,也不是相处时的从未红脸。

而是犯错时彼此谅解的包容,低谷时相互扶持的义气。

每对夫妻唯有通过生活的层层考验,才能彻底悟透婚姻的真谛。

家庭:一半靠血缘,一半靠珍惜

许三观是在大儿子一乐九岁那年,才知道自己给别人养了儿子。

从此以后,他的心里便埋下了一根刺。虽然继续养着一乐,却再也无法把他像自己的亲儿子般看待。

闹灾荒的那年,就在全家人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许三观去卖了次血。他带着家人上饭店改善伙食,可唯独抛下了一乐。

第二天一早,伤心的一乐便离家出走去找亲爹。许三观待在家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妻子却着急地找了一天。

直到傍晚,他才忍不住出门,却发现一乐就蹲在家门外,哭着跟他诉说这一天的遭遇。

原来,一乐发现,许三观比亲爹对他好太多,于是便丢掉之前的想法,主动回来了。

许三观的心就在那一刻释然了。

来源:视觉中国

他明白了不是只有血缘关系的人才算得上是亲人,那些随着时间积累起来的感情才是无可替代的纽带。

于是,他背着一乐去孩子心心念念的饭馆吃面条,从此拔掉了心上的刺,而一乐也在心里认定了许三观这个父亲。

他们对彼此的爱,开始变成了双向奔赴。

后来,成年工作后的一乐,在下乡的艰苦日子里患上了肝炎,必须立马到上海的大医院救治才能活命。

许三观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地借钱,治疗费还是远远不够。

万不得已,他又走上了卖血赚钱的道路。

医院规定每隔三个月才能卖一次血,可为了凑够一乐的费用,许三观偏向虎山行。

他一路北上,落脚于一座又一座城市来卖血赚钱,毫不犹豫地以命换命。

周国平曾说:“爱,就是在这一世寻找那个仿佛在前世失散的亲人,就是在人世间寻找那个最亲的亲人。”

真正的亲人,是以爱为圆心,用信任作半径,画出给彼此遮风挡雨的一隅之地。

真正的家人,不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而是以爱和珍视为纽带,联结着彼此。

人生:一半靠命运,一半靠经营

正如作家东野圭吾所说:“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回顾许三观这一生,虽命运几经波折,却靠着认真经营,收获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搭伙过日子”的婚姻,是那个年代的标配。

可对爱人珍惜、对家庭负责的许三观,却把一段“凑合”的婚姻,经营成了能够彼此依靠的坚强后盾。

不管和妻子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他都只有解决的念头,没有抛弃的想法。

坚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婚姻经营之道,最后得一心相依,傍一人终老。

而在一乐性命攸关的那一年,许三观挨家挨户地跟人借钱,凭着自己的人际经营,为儿子迎来一线生机。

来源:视觉中国

以前,年幼的一乐打伤了人,面对高额的医药赔偿费,许三观守信偿还,于是这次人家二话不说就借钱给他。

曾经,他放下对何小勇的怨恨,在对方生死攸关之际不计前嫌,劝一乐去救人,于是其遗孀和女儿们都拿出了不少积蓄来帮他。

许是老天垂怜,后来许三观在北上卖血的路上,又碰到了许多好心人。

有人看他喝着冰冷的江水,便送来了盐和热茶;

有人发现他晕倒在地,便给他盖了被子,买了面条;

有人知道他北上的目的后,便让他免费渡船,省下费用。

正如《你好生活》里写的:“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人生就是如此,你不知道在哪个转角会碰上厄运,也料不到在何时又能绝处逢生。

好在,我们收下了上天赏赐的一半幸运,加之自己的一半经营,最终走出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经历过重重磨难后,已是花甲之年的许三观,终于卸下生活的重担,安享晚年。

他的三个孩子各自成家立业,生活蒸蒸日上,而自己也与发妻历经风雨,依旧守候在彼此的身旁。

这让我不禁想起杨绛先生的话:“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诗意,它就是别人眼里的远方。想调成什么味,全凭自己。”

如果你正经受着生活分你的那半边苦,也照样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半份甜。

因为你的世界究竟是何种味道,不是由命运决定的,而是你自己说了算。

最后,愿我们认真经营,好好生活,尽情享受自己的半糖人生。

作者:胖妞不爱动,一个身体安于小城,思想却不愿受限的广东姑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了3遍《许三观卖血记》才顿悟,真正的人生赢家,靠的绝非运气,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