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没钱,孩子等救命,家里等米下锅,你能怎么办?
许三观的办法简单粗暴:撸起袖子,抽血!
在那个年代,他的血管就是最硬的“钞票”。是能换来媳妇、摆平祸事、填饱肚子的“活命钱”。这哪是卖血?是拿命赌明天!
1
第一次卖血,懵懵懂懂。跟着阿方、根龙进城。血抽走,钱到手。这钱,娶了许玉兰!人生大事,启动资金是自己血管里淌出来的。
儿子一乐砸破方铁匠儿子的头,赔不起?袖子一撸,抽血!钱到手,麻烦消。
饥荒年,饿得眼发绿。老婆孩子快撑不住?还是抽血!卖了血,换回粮食,吊住一家人的命。
想请二乐的队长吃饭?兜里空空?得,抽血去!血换钱,钱买酒菜。人情面子,全靠这“血汗钱”撑着。
血管就是提款机。抽一管,取一次款。他的“活命银行”,长在胳膊上!
可这“取款”的代价,剜肉剔骨。
抽完血,冷!寒气从骨头缝里钻,“像掉进冰窟窿”,浑身抖成筛子。必须灌滚烫的黄酒,才能压住一点。
虚!走路发飘,眼前发黑,像被掏空。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不是享受,是救命的药! 给抽空的身体,塞回一点元气。这仪式,满是无奈:“命卖了,得补上,下回还得卖。”
风险悬在头顶。根龙死在了卖血路上,大出血。阿方垮了。许三观自己后来也差点送命。每一次抽血,都在鬼门关前探头。
那过程,屈辱。生命被明码标价。
更悲哀的是,他太“熟练”了。怎么冲稀血,怎么找血头,门儿清。这种“熟练”,是最深的麻木。
一碗黄酒暖不透心凉。一盘猪肝补不回元气。他用身体温度对抗生活冰冷。捂热家人的胃,自己的心却一点点冻透。
最荒诞是什么?许三观后来竟“得意”于能卖血!
他觉得身体棒,能卖血,是“本事”!是别人没有的“能耐”。他甚至“指点”别人。这逻辑,多拧巴?可这竟成了他挺直腰杆的“底气”。
卖血还得看“血头”李血头脸色。得巴结,得送礼(比如肉骨头)。李血头像个小吸血鬼,在干瘪的生命上又抽一层油。
为什么只能卖血救命?
没人管你死活! 天塌地陷,自己扛。扛不动?拿命换。
穷得叮当响。除了这身皮囊和血,一无所有。血,是最后能“变现”的东西。
当“定期卖命”成了炫耀的“本事”,这是时代最响的耳光!许三观血管里流的,是浸透纸背的荒诞与悲凉,是无声的呐喊。
他的血,一管管抽走。钱,一笔笔填进来。
填的是什么?是家! 是那个吵吵闹闹、却让他甘愿“卖命”也要护住的热炕头。
卖血冰冷刺骨。但支撑他一次次咬牙撸起袖子的,是心底那份滚烫的、笨拙的、刀子嘴豆腐心的——爱。
2
冰冷的血,换回温热的钱。
钱填进了哪里?
填进了那个叫 家的无底洞。
更填进了许三观那颗刀子嘴、豆腐心的深处。他自私吗?有点。
他算计吗?不少。
对老婆许玉兰,急了也骂,烦了也吼。
可家里真遇到迈不过的坎儿,谁冲在前面?
许三观! 袖子一撸,抽血去!最硬的坎儿,是一乐。
那个他疼了多年,突然被告知“不是亲生”的儿子。
他憋屈!他窝火!他吼:“野种!”
可当一乐病得快死了,需要天价医药费时,谁豁出命?
还是许三观!怎么救?医院在上海。
千里之遥,钱从哪来?
老办法,最笨的办法, 一路卖血去!这哪是救人?这是玩命!从家乡到上海。
一站,又一站。
到一个地方,找医院,躺下,抽血。
换钱。
拖着发软的身子,灌碗黄酒,塞口猪肝,继续赶路。
刚缓过一点,下一站, 再抽!身体不是铁打的。
抽得太狠,太密。
他脸白得像纸,走路打飘,眼冒金星。
冷,刺骨的冷,黄酒也压不住了。
虚,掏心掏肺的虚,猪肝也补不进了。
他在透支最后的生命元气。路上差点死了。
在松林,他晕倒,被冻僵。
好心的路人把他抬进医院,输了别人的血——那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进血”。
多么讽刺!一个靠卖血活人的人,差点因卖血而死,最后靠别人的血捡回命。
醒来第一句话是什么?
“我的儿子…还在等钱救命…”
命悬一线,心里装的还是儿子!终于,踉踉跄跄,撑到上海。
揣着一路用命换来的、皱巴巴、沾着体温的血汗钱。
找到了医院。
救下了一乐。这一刻,什么“野种”?
什么憋屈?
都不重要了!他只知道,眼前这个差点没了的,是他的儿子!
他许三观,用一管管自己的血,把儿子从阎王手里抢了回来!
这份父爱,笨拙得像块石头,粗糙得像砂纸。
却重得能压塌一座山!平时,他嘴硬。
饥荒年,家里没吃的。
他躺在床上,给饿得哭的孩子们“炒菜”——用嘴!
“来,这道红烧肉,肥的流油… 这盘清蒸鱼,鲜掉眉毛…”
画饼充饥?
不!
这是一个父亲,在绝望里,能给孩子的最后一点甜头和念想。
是苦中作乐的温情。老了,血没人要了。
他想为自己卖一次血。
就想吃盘炒猪肝,喝碗黄酒。
医院嫌他老,血脏,不要。
他哭了,像个委屈的孩子。
为什么哭?
不仅是因为失落。
更是因为,那个曾经靠“卖命”养家、证明自己“有用”的许三观,真的老了。
他再也做不了家人的“提款机”了。这哭里,有心酸,也有点如释重负的悲凉:
“终于,我的血卖完了。我的任务…算完成了吧?家,还在。”他靠卖血活了下来。
他的家,也活了下来。
在尘土里打滚,在苦难里挣扎。
活着本身,就是卑微生命最大的胜利。今天,我们不用再卖血活命。
但生活的重担,为家人的付出,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卖血”?
熬夜加班的肝,奔波劳累的胃,操心操碎的心…
都在默默“支付”。读许三观,是读一段心酸的历史。
更是读一种精神:
在最深的尘埃里,也要拼尽全力,开出一朵叫“活着”的花。
珍惜手边的暖,感恩平凡的好。
也别忘了,
善待身边那个也许笨拙、也许唠叨,却为你倾尽所有的“许三观”。许三观的故事讲完了。
他的血,凉了。
他的爱,滚烫。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许三观卖血记》:他用一管管鲜血,称量时代的重量与活着的尊严,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