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
“体育外卖”服务吗?
通过手机预约下单
专业教练就能带着器材上门
为孩子提供体适能培训
中考体育锻炼、塑形减肥等
个性化服务
这个暑假
这份时间、地点灵活的“外卖”
受到了不少家庭的青睐
谁在下单“体育外卖”?
楼下就能练,家长更青睐
近日,体适能教练邵路安就背着装满器材的大背包,按时来到浙江省台州市的一个小区里,开展上门送教。
他将锥筒、绳梯、栏架等用品,在场地摆放好。他的客户——10岁的小壮,虽然年纪不大,个头也不高,体重却达到了130斤。
一个小时里,在邵路安的一对一指导下,小壮进行了跳绳、抗阻力跳跃、折返跑等十几个项目的练习,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小壮的母亲胡女士说,暑假里,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只能留小壮一个人在家。为了让他多运动,少看些电视,他们给小壮订了一份“体育外卖”套餐——共10节的体适能训练课,每周一三五上课,希望能帮他减减肥。此外,教练上门到小区教学,也会更方便、安心。
据了解,“体育外卖”一节课时长通常在60分钟,费用在140元至220元不等,以一对一、一对二的小课模式为主,也有家长选择“一对多”模式,多为同年级学生的家长。
据媒体报道,深圳也有机构以及个人加入到了“体育外卖”的行业。
从事体育教培行业的张充表示,自己是在2023年偶然间接触到了“上门体育课”这个行业。
“有一次一位朋友喊我到家里去给小朋友上课,发现小区楼下就可以灵活解决小朋友的体育锻炼需求,于是琢磨能不能在小区里发展这样的业务。”
来源:晶报
后来通过学员家长介绍,张充拉起了一个6名学员的小团课,开始固定一周两次,在每天放学后到小区楼下为孩子们上课。
张充表示,深圳的小区一般都配有运动设施,小区周边也有公园等锻炼场地,能够保障培训地点。
谁在提供服务?
从个体兼职到机构平台
专业背景最重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的“体育外卖”,有媒体调查发现,“上门体育”从业者大多有体育教育背景,以兼职为主,也有一些机构在进行轻资产创业。
邵路安说,今年4月开始,他和两个朋友组了一个教练团队,组团开展“体育外卖”业务,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几名学员进行这样的训练。他们通过网上发短视频招揽业务,这段时间前来咨询业务的网友,变得越来越多。
这种低门槛、高灵活度的模式,同样吸引了大量体育专业学生兼职加入。某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小林便是其中之一。“创业成本不高,市场需求又大,2022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这项培训服务。”
“体育外卖”公司准备的趣味教具。来源:广州日报
除了个体兼职者,专业机构也在加速布局。广州一家“上门体育”公司的创始人表示,他们公司每月可以接到300左右节课的订单,每个老师一天的上课量是两到三节左右。
更有第三方平台以“派单”模式整合资源,北京一家运动公司联合创始人透露,平台已覆盖100多个城市,入驻教练超3000名,相较于机构动辄几十节的大额课包和个体教练,平台推行的单次付费模式更获家长信赖。
这份“外卖”,能否持续飘“香”?
“体育外卖”的持续走热,实际上是“上门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内专家认为,这些催生而出的新业态,可以拓宽年轻人灵活的就业渠道,为服务业市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不过,这一新兴业态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标准尚未完善,教练资质、课程定价、安全保障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反映,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收费贵但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因设备不齐全、安全防护措施缺失、场地有隐患等原因,青少年运动受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来源:阜阳新闻网
亚太体育联合总会智库专家、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王继训教授表示,在选择上门体育培训服务时,要重点考察教练员的资质认证、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不当的训练方式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反而适得其反。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上门体育对于家长而言,确实方便、快捷,但也应注意法律风险防范。”陕西新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杰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规定,若教练在小区、公园等非专业场地教学时发生意外,须承担相应责任;家长若明知教练无上岗证或训练场地存在隐患仍选择的,也须自行担责。
王继训表示,针对这一新兴行业,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可以参照健身行业的管理办法,对上门体育教练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统一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你对正在流行的“体育外卖”怎么看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END-
编辑 | 劳子殷
校对 | 蔡诗妍、廖静文、王河峰、魏实金
审校 | 罗立兰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深圳工会、潮新闻、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小时赚220元!这种职业突然火了,很多家长在问!,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