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背起行囊返回家乡,投身在公益服务、社区实践、乡村振兴等邯郸正在蓬勃发展的各行各业,以青春力量贡献青年智慧,服务家乡建设。
“能帮助别人很开心”
7月21日下午2点半,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门诊大厅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身着志愿红马甲的年轻面孔站在自助挂号机附近,他们时而主动上前帮助患者在自助机上完成挂号,时而耐心引导患者到相应的诊区就诊。
志愿者连亿鑫早早来到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位,先是组织医院的志愿者进行签到,之后帮助患者邮寄检验报告。
连亿鑫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门诊做志愿服务。
连亿鑫是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名通过后,7月14日一早,她准时来市中心医院东区报到。
“每天骑车40分钟往返,顶着大太阳来上班不怕热吗?”记者问亿鑫。她回答:“我喜欢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也做过文职工作,并且担任班长。我想多尝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怕辛苦的。”
门诊二楼的一台自助机旁边,张博颖正在帮助患者挂号:“请给我您的身份证、就诊码或医保卡,我来帮您办理。”在自助机上轻轻点几下,找到挂号科室,张博颖很快帮患者完成挂号。
张博颖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门诊做志愿服务。
“我每天的工作是在自助机旁帮助患者门诊挂号、门诊缴费、就诊报到,化解患者的就医焦虑,让患者就医过程更顺利。”张博颖告诉记者。
细心的她注意到,能给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使用自助机上帮个“小忙”,他们的就诊感受会好很多。
上岗服务六天了,张博颖说,“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快急死了,我不会挂号。’我赶紧安慰她:‘没关系,我帮您!’……‘我卡里没有钱。’‘没关系,我帮您支付。’‘谢谢你,我给你现金。’当时帮奶奶挂了两位医生的号,她在人工窗口成功退费后还专门过来把挂号费退给我。”这样的互动让张博颖很暖心。
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张博颖开学即将读大二。这个暑假她不打算“闲着”,完成为期不少于40天的志愿服务后,她还计划自学手语,多掌握一门特殊的语言,以后可以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
张博颖说自己非常热爱家乡邯郸,所以在完成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志愿服务后,暑假看到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后就报名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她希望自己可以脚踏实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能帮助到别人就很开心。
“主动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
7月21日,记者走进邯山区滏东街道和平东社区,小区内道路平整,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更吸引人的,是这个社区的基层治理经验。
大学生志愿者韩孟洋就在这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您不知道这个社区有多好,基层竟然有这么生动有效的治理方式。”韩孟洋激动地向记者介绍她的感受。
韩孟洋在滏东街道和平东社区做志愿服务。
和平东社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小板凳连心桥”“敲门问建议”等活动,构建各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韩孟洋向记者展示社区的智慧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社区发布的通知、活动。
韩孟洋介绍,社区还建设有“志愿者银行”,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后可以在志愿者银行或积分超市凭积分兑换奖品,这件事让志愿者的奉献可持续,能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您看,这不就是‘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嘛!”来到和柳警务室唠嗑茶舍,韩孟洋感慨,虽然在书本上学习了“枫桥经验”,可并不知道这个经验怎么推广,来到社区看一看,全明白了。在这里,民警与当事人于法于情于理地进行沟通交流,在处理警情中解决问题,把小矛盾化解在基层。
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19岁的韩孟洋今后立志回家乡当一名政治老师。“在学校我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我主动申请来参加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对理想、信仰、奋斗的认识。”
学校里,韩孟洋会用心用情宣传自己的家乡。完成学校的实践课题时,她专门选择回乡调研,并向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老师同学们推介邯郸。“对邯郸的热爱发自内心,邯郸培养了我,邯郸文化有魅力吸引人,我会珍惜实践机会,在邯郸书写奋斗青春。”
3195名大学生暑期“返家乡”
为积极推进“十万学子进邯郸”行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近日,2025年邯郸市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岗前培训在邯郸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
据悉,6月20日以来,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提供来自市委巡查办、市委网信办、市接待办、市数据局、市文广旅局、市检察院、市信访局、市博物馆、市中心医院等588个单位的3195个实践机会。
岗前培训时,工作人员宣讲了邯郸市人才引进支持政策,鼓励广大邯郸籍学子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还进行了保密工作培训,明确了工作中的保密纪律和要求。同时,安全自护技能、职业形象和社交礼仪规范也传授给大学生志愿者。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邯郸、认识邯郸、增长本领的绝佳平台,希望大家锚定成长坐标,在岗位历练中锻造过硬本领,以青春热忱讲好邯郸故事。
未来,团市委将继续助力“返家乡”大学生成长成才,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爱邯郸 做贡献”,让邯郸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邯郸更有为。
记者手记
青春是奋斗的模样。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他们有理想有担当,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青春的热忱感染人,以贴心的服务温暖人,在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曹楚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邯郸道上写青春,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