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现代诗歌

现代诗的意象不能如此“沉沦”下去一一我的诗话(1)

 

坦白说,我今天再也沒有阅读现代诗的雅兴了。只是由于退休后进入了头条,需要与几位写诗的网友互动,不得不重拾旧梦一一偶尔硬着头皮去“研读”有些网友的现代诗作品。

为什么要说“研读”呢?因为不如此可不行!如今的现代诗可谓是提前进入了“现代化”了,即便你是中文系的本科生,乍一接触它,说不定是一头雾水,继而甚至想找个机会望风而逃!

用不着费力的挑选,随便拿来一首当今的现代诗,叫你来欣赏,如果你只是随便浏览一下,相信你心湖不会涌起任何些微的浪花,这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你根本读不懂!

说起来可能有点丢人,我这个有着十几年诗龄的老汉,倘若阅读当今的一些现代诗,大多数时间会如坠“天书”之中,不免生出“怀疑人生”的喟叹。

想当初,上个世纪80年代,我对现代诗(现在称之为朦胧诗)如醉如痴,对北岛、顾城他们这些朦胧诗派的皎皎者崇拜得五体投地,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粉丝。

作为追梦人,我除了阅读现代诗,还学写现代诗。经过一年半载的努力后,终于有了一点收获:我的第一首现代诗正式“闪亮”登场,84年的《安徽青年报》上,刊载了我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题》,只有短短4句,我今生今世也不可能忘记,不妨抄录如下:“A编辑部/鼓风的帆/B编辑部/搁浅的滩。”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的第1次语言变成了铅字时,惊奇与激动之情无法表达。我找了个无人之地,默默地注视着这比豆腐干还短的几行现代诗,久久甜蜜地回味着!

从此,一发不可收,我成为了一位十足的文艺青年。

在我的记忆里,中国的现代诗只时兴了10年左右,应该说,我正好赶上这个唐诗宋词似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件幸事!今日忆起,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很容易被语词感动的峥嵘岁月!

90年代,物质之风猛然刮了起来,天昏地暗。文房四宝黯然失色,现代诗也“激流勇退”。我也随波逐流,将诗与远方抛之脑后,开启了苟且人生的模式……写的几本诗稿也石沉大海,如今想要找到它已经很困难了。

就这样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与现代诗也渐行渐远。时至今日,由于与几位写诗的网友互动,几个回合后,我才逐渐找回了几点诗的觉知。

如果要我来谈谈现代诗写作与欣赏,我最先想要说的恐怕是诗歌的意象问题。在我看来,意象是诗歌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之二。

与我是互相关注的四川网友“彦智东来”,在一首现代诗作品中写道:“我们蜷缩井底,或守于洞底。”

读到这个诗句后,我自然地就把自己想象成“钻洞”的形态,既陌生又别扭。这个诗句中有两个意象“井底”和“洞底”,请问世间有多少人有“井底”或“洞底”的生活体验?

这两个“底”,“蜷缩”或“守于”其间,除了让读者体验阴暗、潮湿外,还能给人有什么美感和想象?

说到朦胧诗,没有那么朦胧,倒是明白如话,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及顾城的“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等。

“大海”也好,“眼睛”也好,这些都是很平常的意象,看到它们,我们自然都有一种亲切感。

作为今天的现代诗创作者,这样平易近人的意象随手拈来即是,何必非要“沉沦”到“底”去寻找它!

最后啰嗦一句:“彦智东来”等网友,你们不妨把我的所谓诗话当作笑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诗的意象不能如此“沉沦”下去一一我的诗话(1),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