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657首
原诗
烟之外
文/洛夫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来潮去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
结局如此之凄美
——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视
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
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
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还能抓住什么呢?
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
现有人叫作
烟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诗魔洛夫的诗《烟之外》,这是一首唯美、浪漫且感伤的诗,诗人以涛声为唤,以鞋印寄情,以云为美,为海为茫然,以烟为虚幻,整首诗如同在虚拟一场爱恋。因为虚幻,所以才有感伤;因为虚幻,所以尽情的想象;因为虚幻,才敢于表露内心。诗人或许是借一段情虚拟一个爱人,有海边,在黄昏下,在一片茫然之中,结束了一段恋情。因此,整首诗写得凄美,在连续的意象渲染和情绪捕捉过程中,最终回归现实。从诗歌内容来看,一叹爱之美好,二叹爱之感伤,三叹爱难琢磨,四叹爱之虚无。下面,具体来分析这首诗。
在第一节中,诗人以声开头,涛声和人声混合,以及千帆之外的呼唤,说明被唤之人根本就不在眼前,呼唤只是情绪的发泄罢了,仿佛喊出来,情感的重担就卸下了。人声,在涛声、潮声及千帆之外,从被淹没到无法听见,所渲染的情绪自然就出来了。接着写鞋印,“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反映了这一步的跨度之长,走得慢,也许是思绪的停滞,而在时间上又像是快的,才下午已黄昏,这是感觉错位,通过鞋印的书写,可以感受到一种情绪的困扰。接着,诗人又渲染环境,落日西沉是凄美的,六月的感伤被凄美代替,这是主观情绪的作用。
再是第二节,“你依然凝视/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这仿佛是对爱情的一种幻想,纯真、美好且浪漫,诗中所凝视的已经穿透眼眸,而抵达心灵或梦境。接着写“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云和人物混合表达,跪的动作仿佛是在表达爱情誓言,在美丽的云下,在爱的有面前跪下,以示爱的忠贞,这是求爱的片断。然后写到海,画风突变,“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亮那一盏茫然/还能抓住什么呢?”,这仿佛在表现爱的失落,诗中把爱人比作众灯之中之一盏,而属于自己的那一盏却是茫然的,仿佛是没有希望的,不禁让人联想,是否是求爱失败了呢?所以才有如此感慨。这句“还能抓住什么呢”,意思是什么都抓不住了,人已在处帆之外,已经离去了,独留自己悲伤。最后诗人写“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现有人叫作/烟”,从云的眸子到烟的变化,从实到虚,如同做了一场梦,一切归于虚幻。一个烟字,预示了爱情的烟消云散,怎叫人不伤感。
此诗既是写爱,又是写永别,心之所爱所向的人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怎能叫人不感叹爱情的缥缈虚无之象。诗歌巧借环境,渲染爱而无果的感伤,或许会引发众多人的共情和对自己爱恋的回想。诗人在不断变换场景和意象中,完成了爱的表达,最后徒留一缕烟云,将悲伤的气氛渲染到极致,一种爱的空虚感扑面而来,任谁都无法自持吧!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2018年3月19日3点21分,洛夫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6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之诗写得凄美,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诗魔洛夫诗歌《烟之外》,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