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文学的星河中,新诗如璀璨星辰,以独特的韵律与情感,记录时代变迁,抒发文人哲思。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一首诗都承载着诗人的灵魂与情怀。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写作背景:1920 年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所作。当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遂写下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原叫《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诗人在诗中首创了 “她” 字的使用。
赏析:全诗形式整饬,每节五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诗人通过对云、风、月光、海洋、落花、游鱼、枯树、野火、残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运用比兴手法,将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借景抒情,委婉动人。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戴望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了迷茫和痛苦,同时他个人的爱情也遭遇了挫折,这些都融入到了《雨巷》的创作中。
赏析: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 “雨巷” 象征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丁香一样的姑娘” 象征着诗人心中美好的理想或爱情。全诗节奏舒缓,韵律和谐,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同时又营造出了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孤独、迷茫、惆怅的心情。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写作背景:此诗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是徐志摩重游英国剑桥大学后所作。康桥(即剑桥)的美好风光和他在那里的学习生活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再次离开时,心中充满了对康桥的眷恋和不舍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歌。
赏析:诗歌语言优美,节奏轻盈,韵律和谐,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诗人通过对康桥景色的细腻描绘,如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己对康桥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融入到这些景物之中,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美、浪漫的意境。同时,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委婉含蓄,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有对即将离别的惆怅,却又不失洒脱。
《母亲》——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冰心在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后触景生情而作。她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自己,将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一思想感情,凝练得更加鲜明、深刻。
赏析:诗歌语言简洁,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通过将自然界的风雨与心中的风雨进行对比,以鸟儿归巢类比自己在母亲怀中寻求庇护,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依赖和母亲对子女的呵护,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冯至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此诗反映了他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爱情可能遭遇挫折的担忧。
赏析:诗歌以 “小河” 为抒情主体,通过 “小河” 的流动,将 “我” 对 “你” 的爱情比作小河对彩霞般影儿的接纳和呵护。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自然景物与爱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优美、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真挚情感和对爱情变幻无常的感慨。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卞之琳在文学创作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生、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断章》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赏析:诗歌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 “你” 与 “看风景人”、“明月” 与 “梦” 之间的关系,巧妙地揭示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诗歌营造出了一种空灵、含蓄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雨景》—— 朱湘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
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写作背景:朱湘一生追求纯粹而精致的诗的艺术,同时其人生经历充满苦难,这使得他眼中的自然有时被幻化。《雨景》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所描绘的雨景,是现实中存于作者心底的美丽景象,寄托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期待。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所倡导的 “三美” 主张。在音乐美方面,虽然采用无韵的自由诗体,但节奏明快;建筑美上,字数大体相当;绘画美则通过对各种雨景的描绘得以体现,如 “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等,生动形象。诗人通过对不同雨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美好事物的期待,将自然美与人情美融合,富有意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林徽因在儿子梁从诫出生后的喜悦中为他而作;二是为纪念徐志摩而作。
赏析:诗人将 “你” 比作 “人间的四月天”,选取了春风、云烟、星子、细雨、白莲等清新唯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柔美的意境,表达了对 “你” 的赞美、喜爱与深情,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伊在》——冯雪峰
伊在我底心里,
像温和的太阳一样,
也像晚间的灯一样。
伊底声音,
常在我底耳里,
却又像春天的风,
吹过我底心野似的。
伊底笑,
也常在我底眼里,
却又像夏天的星,
照过我底心湖似的。写作背景:属于冯雪峰早期的作品,当时他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开始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是其对爱情的一种美好描绘。
赏析: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 “伊” 比作太阳、灯、春风、夏星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伊” 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温暖、美好、灵动的感觉,表达了对 “伊” 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蕙的风》——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写作背景:作于 1921 年 9 月 3 日,当时汪静之刚入学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受 “五四” 新思潮影响,此诗是他写给恋人傅慧贞的情诗,当时两人因世俗羁绊不能相见。
赏析:这是一首颇具象征意义的爱情诗,诗人将苦苦思恋的爱人比作被 “深锁” 的 “蕙花”,以蕙花的幽香招引蝶儿,象征着爱人对自己的吸引,而蝶儿寻不到蕙花的无奈与伤心,也体现了诗人因世俗阻隔不得与爱人相见的痛苦,全诗感情真挚,委婉动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首近代新诗,带你领略别样的浪漫与深情,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