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娱乐日记

石龙洞探险日记:在地下 200 米写满清凉的一天

 

7:30 出发!带着地质锤去赴约

早餐时给 6 岁的小宇包了个 “探险三明治”—— 夹着本地鸡蛋和刺梨酱的全麦面包,据说能补充洞穴探险需要的能量。从贵阳观山湖区出发,导航 “清镇石龙洞景区”,56 公里的路程藏着第一个秘密:沪昆高速上的红枫湖大桥,桥下的湖水像块蓝宝石,小宇数着桥墩上的石龙雕刻,说它们在给我们指路。

1 小时 15 分钟后抵达景区停车场(10 元 / 天),刚下车就被洞口吹来的凉风裹住 —— 明明是 30℃的夏日,洞口温度计却显示 18℃。穿红马甲的向导递来两顶安全帽,小宇立刻扣在头上,对着反光的塑料面罩做鬼脸,像个真正的洞穴探险家。

9:00 溶洞实验室:钟乳石的成长课

进洞前的安全课像场魔法预备仪式:向导用紫外线灯照射岩壁,原本灰扑扑的石头突然显出荧光绿的纹路。“这是方解石的密码”,他说。小宇的任务卡上写着三项任务:找到 3 种不同形状的钟乳石、测量溶洞温度、用画笔拓印岩石花纹。

石幔音乐厅(地下 50 米)

垂挂的石幔像凝固的瀑布,向导用橡胶锤轻敲,不同部位发出 “哆来咪” 的音阶。小宇发现敲击最薄处时,声音像家里的风铃。向导说这些石幔每年生长 0.13 毫米,比小宇的指甲长得还慢。

水晶长廊(地下 100 米)

头顶的石笋尖挂着水珠,向导让我们伸手接住。“每滴水都在写日记”,他指着石笋底座的年轮状纹路,“这圈代表 2010 年大旱,那圈是 2018 年多雨”。小宇把水滴进空瓶,说要带回家研究 “石头的日记”。

石龙宝殿(地下 200 米)

最大的钟乳石群像条盘旋的巨龙,灯光下泛着乳白光泽。在这里完成最后一项任务:用带来的卷尺测量 “龙爪” 宽度(38 厘米),向导说这相当于 1300 年前的雨水累积量。小宇突然问:“那它见过明朝的人吗?” 向导笑着说:“可能还听过他们的脚步声呢。”

12:00 洞口野餐:把阳光吃进肚子里

从溶洞出来像穿越回另一个季节,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在洞口的枫香树下铺开餐布,自带的凉面拌着清镇黄辣椒酱,小宇却更爱当地阿婆卖的 “冰粉凉粉”—— 用溶洞泉水冰镇的,碗底还沉着几块碎冰,3 元一碗能喝出甜丝丝的凉意。

阿婆说石龙洞的水是 “活水”,从地下暗河流到洞口的溪谷,养得鱼虾特别鲜。她指的方向,一条翡翠色的溪流正绕着山根流淌,几个孩子在浅滩里追着什么跑,惊起一串银亮的水花。

14:30 溪谷游乐场:和石头做游戏

换上溯溪鞋的小宇像只小青蛙,一蹦三跳就扎进溪里。这片叫 “响水滩” 的区域水深刚过膝盖,水底的鹅卵石被磨得光溜溜的:

石头奥运会

跳远:选扁平的石头打水漂,小宇的最佳成绩是 3 个涟漪举重:比谁能搬动最大的鹅卵石(小宇选了块像恐龙蛋的)绘画:用湿润的石头在岩壁上画画,看谁的作品保留时间长

上游的 “三叠泉” 有天然的岩石滑梯,小宇坐在上面滑了五次,裤脚全湿透也不肯停。我发现水底有透明的小鱼,向导说叫 “石爬子”,专吃岩石上的青苔 —— 原来石头也需要 “清洁工”。

16:00 半山茶园:给茶叶拍证件照

沿溪谷上行 15 分钟,遇见片半山腰的茶园。茶农李伯伯正教游客采茶,见小宇好奇,递来个小竹篓:“要采一心二叶,像这样捏住轻轻提。”

我们的 “茶叶任务”:

比较向阳和背阴处茶叶的厚度(差 0.2 毫米)闻刚采的鲜叶和炒过的干茶(一个清香一个醇厚)用手机给茶叶拍 “证件照”,记录叶脉形状

李伯伯的炒茶锅温度有 200℃,鲜叶倒进去 “滋滋” 响,很快就变成深绿色。小宇不敢碰锅,却盯着茶叶在锅里翻滚的样子,说像 “绿色的小火车在转圈”。

18:30 晚餐时光:把溶洞味道端上桌

“石龙人家” 农家乐的老板娘推荐了 “溶洞三宝”:

清蒸石爬子:用洞口溪水煮的小鱼,刺少肉嫩,小宇吃了五条灰豆腐炖腊骨:灰豆腐吸饱了汤汁,像会爆浆的豆腐凉拌折耳根:特意嘱咐少放辣椒,带着点泥土的清香

饭桌上小宇突然说:“今天摸到的石头都是湿的。” 老板娘笑着说:“因为它们在地下住了几万年,刚出来透气呢。”

住宿:听着溪流讲故事

选了景区门口的 “洞边小筑” 民宿(260 元 / 晚),二楼的家庭房有个小阳台,正对着洞口和溪谷。洗完澡的小宇趴在栏杆上,看夕阳给石龙洞的轮廓描上金边,溪谷里的蛙鸣此起彼伏。

睡前他把今天的 “收获” 摆在桌上:装着溶洞水的瓶子、拓印的岩石画、两片茶叶标本。“妈妈,石头真的会长大吗?”“会呀,就像你一样。” 黑暗中,仿佛能听见 200 米地下的水滴声,正一笔一划写着新的日记。

探险手册(给其他家庭的悄悄话)

交通密码

自驾:贵阳出发走沪昆高速→清镇东出口→X198 县道,全程 1 小时 15 分,过路费 25 元。景区停车场到洞口有 500 米缓坡,推婴儿车无压力。公交:贵阳金阳客车站乘 801 路至清镇客车站(5 元 / 1 小时),转乘往卫城镇的小巴(8 元 / 30 分钟),在石龙洞路口下车步行 10 分钟。末班车 17:30,别错过。

装备清单

溶洞:安全帽(景区免费借)、手电筒(必备,手机电筒不够亮)、薄外套(洞内 18℃)溪谷:溯溪鞋(30 元可租)、速干衣裤、替换袜子(至少两双)其他:防晒霜(洞口紫外线强)、驱蚊液(傍晚溪边有蚊子)、密封袋(装湿衣服)

安全守则

溶洞内紧跟向导,不触碰钟乳石(手上的油脂会让它们停止生长)溪谷有三处深潭(约 1.5 米),设有警示牌,孩子需家长陪同采茶时别碰茶树根,李伯伯说那是 “茶树的脚”

离开时小宇把装着溶洞水的瓶子放进书包,说要让同学看看 “石头喝的水”。其实不用带纪念品,那些关于水滴、关于成长的秘密,早就跟着凉风吹进了孩子心里 —— 就像石龙洞的钟乳石,看似不动声色,却在悄悄记下每个来过的夏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龙洞探险日记:在地下 200 米写满清凉的一天,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