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它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统称“三言”,加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三言二拍”。
《醒世恒言》全书共四十则故事,题材来源广泛,有民间传说、史传以及唐、宋小说等。这些故事内容丰富,不少围绕婚姻恋爱展开,像《白玉娘忍苦成夫》《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在《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里,周胜仙大胆追求爱情,不顾“辱门败户”之说,在茶坊借喝糖水与范二郎搭话,人物形象鲜活。《卖油郎独占花魁》也很有名,展现了市民爱情观念,体现出市民在两性关系上和封建统治阶级不同的思想态度。
本文撷取《醒世恒言》经典名言15句,附上译文和鉴赏,以飨读者。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译文:人或有违背天道的时刻,但上天总会留出生机。
鉴赏: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便身处逆境,也不要绝望,就像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的那样,困境中往往藏着转机,教人在绝境保持希望。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译文:人难保长久顺遂,花难保百日娇艳。
鉴赏: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所讲的物极必反道理相通,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恰能映照。它提醒人们,生活有起有伏,要珍惜当下,也要有应对变化的准备。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译文:若始终如初识般相待,最终便不会有怨恨。
鉴赏:白居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写出人情容易变化。《增广贤文》里“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也点明,保持初心是处世的好方法。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译文:观棋不言是君子,醉酒多言乃小人。
鉴赏: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句正是这种君子言行修养在观棋和饮酒场景中的体现。观棋时不随意指点,是对他人的尊重;饮酒时不多言,是避免因酒后失言引发不必要麻烦。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译文:良药只救可救之症,佛法只度有缘之人。
鉴赏:扁鹊提出“六不治”,与“药医不死病”意思相近,都表明事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治病要看病情是否可治,度人要看是否有缘,不可强求。
“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译文:糟蹋雅物常有之,懂得珍惜几人知?
鉴赏:陶渊明爱琴,追求“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趣,和“焚琴煮鹤”形成鲜明对比。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也凸显出懂得珍惜知音、珍惜高雅事物的人太少这一现实。
“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
译文:时运不济时黄金也黯然,机遇来临时顽铁亦生辉。
鉴赏:这句话道出时势对人的影响,和《淮南子》“得时者昌,失时者亡”意思相近。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那时如蒙尘铁器,后来拜将封侯,才显露出锋芒,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道理。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若非经历彻骨严寒,哪得梅花幽香袭人?
鉴赏:此句以寒梅傲雪比喻人生需经历磨砺,就像《警世贤文》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 ,只有历经磨难,才能收获成功。正如孔子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困境中更能彰显人的坚韧。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译文:人生十件事常有八九件不顺利,能向人倾诉的不过两三件。
鉴赏:白居易说“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多不如意的滋味。《增广贤文》里讲“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也体现出人生很多烦恼难以倾诉的孤独感。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译文:做事不反复思考终究会后悔,为人处世能百般忍耐自然就没有烦恼忧愁。
鉴赏:孔子说“三思而后行”,和这句话前半段意思一致;《论语》上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印证了后半段内容。张廷玉践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为官之道,正是百般忍耐精神的体现。
“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
译文:笔墨挥洒能让风雨震动,文章写成能使鬼神感动哭泣。
鉴赏:此句化用杜甫称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典故。韩愈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恰好能为这句话做注解。司马迁写《史记》,探究天人关系,其壮举就是这般震撼人心的写作体现。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译文:人遇到喜事就会神清气爽,月亮到了中秋时显得格外皎洁明亮。
鉴赏:此句暗合《淮南子》中“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的道理。就像《菜根谭》说的“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外在的境遇常常是内心世界的反映。苏轼“千里共婵娟”的咏月名句,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天人感应的美好。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
译文:戴冠的不一定都是男儿,戴巾帼的怎么能断定就是妇人?
鉴赏:此句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和《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相近,都表明真正的才能和品质与性别无关,不能只看外在装扮。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译文: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悲哀痛苦之事,说到底不过是死别和生离。
鉴赏:这句话说尽了人生最悲痛的事,元稹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有苏轼在《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悼亡之痛,都深刻体现了这种生死离别的哀伤。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
译文:该沉默的时候一定要沉默,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
鉴赏:这句话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老子“知止不殆”的思想相符。《菜根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适时地沉默和放手,才更能体现出人生的境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醒世恒言》15句经典名言,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