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早定名为:“月儿再一次与你的心手相连” ——中秋赏月,谈《生命之重》佳作,作者:本人巨滑。
诗歌的两种写法:一种是出于灵感、领悟,一种是与文字硬钢,一种是领悟了还与文字硬钢,后两者是使词句软化了屈从于诗人的意志。
诗歌最重要的指标是文字的意象与升华。月亮的圆满形象就是人们千百年来升华出来的成果。
浅浅的诗歌写得不坏,浅浅自己喜欢,不然也不会收录到诗集。那三首诗歌只是耽于图景、写状,没有去做升华,加上两句画龙点睛,谁保准不会成为最曼妙之作呢。谢谢月亮。
对比,《生命之重》在理解层面的设限就多,虽然文字上的修饰也有章可循、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要通过特定文字特定方式的铺陈,试图对“生命之重”的概念予以提取、赞美、升华到可以浮夸的程度,并终于脱离基于肉身的所谓庸俗,使尽了浑身解数。
《生命之重》
/ 巨滑
在晴朗的微醉里划桨
有鸿鹄摩擦过树梢
白云不愿理睬你的叹息——①
星星会悬崖勒马
河流要舔舐缰绳
你有一阳复始的论点
岩石领悟了做回黝黑结实的自己——②
一朵玫瑰的芬芳
路过正蜕变和发黄的信笺
月儿再一次与你的心手相连——③
以更神奇的一种方式去生存
涤荡最多个强有力的柔情
承受
生气和泄气之间
关山的被挤压
让风尘永远保持
霜晨一遍一遍的最年轻——④
初看,这首诗歌整体上厚重结实,不飘逸,像记叙文一样。诗意大意是,生命很沉重,人生要攀登。
这首诗歌算是很精简了,但有《雪天》五倍的体量,因此,在解析上有需要做的文章,分以下两大点。
也蹭诗人浅浅的流量,诗歌是什么的问题就必要先讲一下,简单说是文字纠缠心情的艺术。谢谢浅浅。
诗歌的三要素:语言、意境、格律。《生命之重》是中国现代诗,文字上带有朦胧的诗韵;意境上也有足够的让人想象的空间;格律上,文字的编排、韵律的呈现成更上一层楼的迹象,诗歌最后一句试图能让人反想到生命难以承受之轻。请看文字怎样纠缠与安排。
一、在文字的架构上,用平铺的手法、叙事的手法、梦想的手法,也有议论的手法,抓住“你怎么感受世界”这一个点来写,角度也很重要,居高临下从空中看地球上面的事物。开头轻巧,逐层递进。那么,
第一①节中的文字的陈述:
晴朗——一般时候人们心情是乐观的,
微醉——醉的时候并不多,
划桨——直接往前走。
鸿鹄肯定指代你有所追求,
摩擦——总有些事不是顺畅的,你有时感觉到阻力,比如浅浅进不了作协。
你做高频振动,幅度上你认为英勇无敌,实际上,你仰望的白云,也会是你对哪怕是尘埃也无能为力的象征。
这里“白云的轻”和“眼皮的重”做分层,鸿鹄与树枝的摩擦,指代飞翔的压力很大。
这一节里白云、鸿鹄、树形成了一个上中下的有重力的基本竖向平面。
第二②节中的文字的陈述:
你更愿意处于一个制高点来察看,星星就变得很低,你就想象奔跑在天上,看无数的河流拉动着一座大山往大海走,大山也是很重的。你所想的重,前人也都想过,都拉不动,除了愚公,所以岩石也在反思了。
岩石不能分裂,人的思维可以重组,想通了某个大事就获得一次蜕变后的新生。
这一节是写,你总有机会的,每一次的感动,都能让你感受世界是美好的,引出诗眼:老老实实吧你。
这一节星星、岩石、乃至到更低的河流,在制高的点上看是作为对比的横向平面。
第三③节中的文字的陈述:
再看,大地是一张信笺,春华秋实、月落霜啼,都伴随生命的推演,发黄指的是你的诺言一直得不到实现,但你很想很想实现。
这一节是旖旎芳华的意象为中心点,她存在于上述竖向平面和横向平面交织的线路中,尽可能地把你自己这一个元宇宙的外延前后左右扩张。
第四④节中的文字的陈述:
这一节有议论、祈愿,人总有不甘。
一个人的生存会如此的沉重,不在于怎么偷走今天你的欢乐,也在于你的“关心(句里约等于关山,因为你的关心也是坚定的)”怎么被挤压,难以感同身受。就像每个人心脏震荡的正弦波波形都不相同。
句子中“涤荡最多个强有力的柔情”,让我们体会凝视着秋蝉出落得渐渐完美,强迫自己的思想也渐渐变得成熟,句中的“被挤压”,不就是你心痛的、平和但不甘的象征吗。
生活中需要柔情,都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寻找并守护。不知道怎么的像泥巴一样会越走越坚硬了。
关山,在黄土高原上,为很多河流的发源地,能否让你想到逍遥的泉水,溪流也是被大地挤压的承载,所以你就要看开,凡是都这样。也有相拒相引,如头顶上的关山明月,今日是中秋,月有多圆。
“让风尘永远保持霜晨一遍一遍的最年轻”是诗里最费解的一句了,看,九月这个时间不至于有霜,但清晨开始凉凉的了,周遭的空旷,没有这种感觉的人们才是幸福的;“一遍一遍”,情形用词,随你怎么想,清早的醒来的眼皮也这样想;年轻总是美好的,承载最欢乐的时光,可以轻盈到信马由缰;对所有人来说,今天都是往后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特别是感觉到生命有重量的人。
这一节写你作为所有生命体中的一个元宇宙,你会托举起你自身能给出的最大能量。所以,生命之重,也体现在这力量神秘,去无踪来无影,像极了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在诗歌经脉的驱遣上,用蒙太奇,尽量涵盖所有人们存在于天地间的情形,一切意象都无法与躯体决裂开。
第一①节,低起调,用蛮力,身为俗人,划桨、摩擦,强势为后续的比兴赋赋能。
第二②节,喘气中对世界的观察,你希望看到的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有。
第三③节,分配你的愿望,你的元宇宙中的一个电子或质子渴望相撞,你追求什么你自己说。重要的,你要不要一个共同和你承担生命之重的人。其实除此,你还要更多。
第四④节,愉快地按照你的需求和想象,去获取生命遭遇体验中的成绩,想想也会发生与生活的遭遇战,精神上无法接受的是,你力量的发热到消失,如同暗物质的熵与镝。
诗用风口浪尖中心点的一个诗人,被一种无形的竖截平面、横截平面区分、定位并受挤压的文案,让你知道诗歌所写的是你躯体的重量还是你精神的重量?
想不到吧,我指躯体的重量。为什么,因为会痛苦的是人一时的躯体,精神哪怕受伤了也是一直在传承的,后人会继续你的年轻。诗歌再美,最后自己地精神也要回到现实,背着石头找自己最好的归宿。
读到这里,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对生命有没有一些留恋或遐思。再想想被忽悠得愿不愿。
圆场,《生命之重》这首诗歌的内在意蕴可诠释为:
1、有幸作为一个人来到世界都是值得感慨。
2、你拥有生命,生命如山。岩石替我们守候所有的期望,像海子的《九月》一样注视千年的沧桑。
诗歌公布,让更多的人们读到,意在呼吁普天之下,共同托起轻盈祥和的大同世界,共同保持我们对今日的承托。
“月儿再一次与你的心手相连”,如同探囊取物抓出一个诗句,就算理解了她,也保证理解了整首诗歌的意境了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诗歌个性写作的起笔和思路——《生命之重》诗歌评论(整篇版),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