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什么是乐观思维
乐观思维不是盲目快乐
而是教会孩子
问题可以解决
我有能力应对
而教孩子学会运用乐观思维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判定解释风格
《1061运动新视野·心有灵犀》
邀请了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张群英
为我们展开讲述
嘉宾张群英
教孩子学习判定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具有三个重要维度:
1.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
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2.普遍性: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
特定性: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3.个人的:起因就是我;
非个人的:起因也有其他我无法控制的情况。
悲观的人:相信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永久性的、不可改变的。由此形成习得性无助,面对挫折容易放弃。
乐观的人:相信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暂时性的、是可改变的。由此形成习得性乐观,有能力抵抗挫折,勇往直前。
【判定解释风格练习】
亮亮是典型的悲观性解释风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悲观思维。孩子通过以上的练习,可以收获:
1.在坏事发生时,捕捉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能预测它的结果。
2.可以区分永久性和暂时性、个人化和非个人化想法。
3.了解到他的想法会直接改变他的感受和行为。
总之,容易抑郁的孩子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否定自己和问题的最坏可能上。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引导他学着想想其他可能导致问题的因素,然后专心寻求可控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法。
教孩子用乐观思维解释事件
教孩子用乐观思维解决问题
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引导孩子,比如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引导孩子“今天有没有发生一件让你开心的小事?”,让孩子认识到,不开心的事“并不是普遍的,开心事还是有的”。告诉孩子“情绪就像天气,阴天不会永远停留。”让孩子明白,情绪是暂时的,而他们有选择应对方式的能力。
培养乐观思维的日常练习
1.每天睡前和孩子一起分享“三件好事”
一件开心的事(哪怕很小,比如吃到喜欢的零食);
一件学到的事(比如“我发现跳绳时手腕用力会更轻松”) ;
一件感谢的事(比如“谢谢妈妈帮我整理书包”);
2.“坏事变好事”挑战
当孩子抱怨时,玩一个游戏:“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带来一点点好处?”比如,“下雨不能出去玩,但我们在家搭了超酷的积木城堡!”,“这次比赛输了,但我认识了新朋友!”。
3.避免以下“悲观”表达
将“永久性”转换成“暂时性” 。“你怎么总是这样?”换成“这次没做好,下次我们可以怎么改进?”
将“普遍性”转换成“特定性” 。“我将来无法学习我理想的专业,都怪我是色盲。”换成“我理想的专业对眼睛有很高的要求,我因为是色盲,所以达不到那个专业的要求。那就选个符合要求的专业吧。”
将“个人化”转换成“非个人化”(色盲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有选择的自由)
教育的本质不是修补短板,而是点燃孩子内心的光。乐观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出来的!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培养乐观的孩子。让孩子相信,问题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帮孩子建立信念,问题不可怕,方法总比困难多,乐观思维,是父母送给孩子面对未来最好的礼物!用积极心理学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1061运动新视野·心有灵犀》
播出时间每周一16:00——17:00
编辑:王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有灵犀 | 教孩子用乐观思维解决问题,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