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 仿佛历史就在眼前。
吕明仁和丁修的饰演者市委党校杨立、赵淑芳两位老师。
《不朽的丰碑》全体演员。
1953年秋,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策动华北“自治”,企图不用一枪一弹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东北沦陷,华北危及!国民党当局忍辱退让,激起了人民大众的无限愤慨和强烈反对。12月9日,北平学生纷纷涌上街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此时,19岁的吕明仁是北京宏达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
吕明仁和三位男同学一起走上舞台,举着条幅,喊着口号,“立即向日本宣战!”“用武力保护华北!”“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国民族万岁!”听到这样高亢激昂的口号,台下的观众似乎被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鼓掌助威,仿佛这些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人们全神贯注,屏住呼吸,期待着下面的剧情……吕明仁和丁修在延安的日子、丁修流产去前线、吕明仁在通辽开展工作情况、吕明仁住院、吕明仁舍己救人。吕明仁31岁的生命结束了,过去的西辽河,曾经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滋润万物、哺育生灵的美好记忆,然而,1947年4月12日这一天,它却戮伤了人们的心灵,留下了千古难消的罪孽。
演员已经退场,音乐声已经结束,这么快就结束了?20分钟的情景剧台下的观众显然意犹未尽,还想多了解一下吕明仁的革命事迹,人们沉浸在剧中无法自拔,而当有人站起来带头鼓掌的时候,这掌声却久久不愿散去……
此时在后台的赵淑芳和同事们观察到这样的场景,不约而同地拉住了手,“我们想要的就是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情感共鸣,效果达到了。”赵淑芳对同事们说道。
这是6月29日全市党校系统在奈曼旗委党校举办的庆祝建党96周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时由市委党校15名教职工表演的情景剧《不朽的丰碑》时的场景。
7月7日,市委党校的赵淑芳和杨立两位老师,同时也是这部话剧的主演向记者回忆起这次能够饰演吕明仁和丁修这样的革命人物,不约而同地表示对自己的心灵同样也是一次洗礼。
赵淑芳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老师,是这部话剧的编剧、导演加主演,她向记者说起编排这部情景剧的初衷:“编排这样一部情景剧是庆祝建党96周年同时也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当时考虑了几位在通辽解放战争中比较典型的革命人物,经过进一步了解到今年是吕明仁烈士牺牲70周年,为了祭奠这位“辽吉功臣”,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事迹了解通辽解放战争当中流血牺牲的这些先烈,希望通过情景剧的表现形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通辽的历史,从而让更多人珍惜现在的生活,能够为建设美丽的通辽、发展通辽做出更多的贡献。”
没有一点表演经验的杨立老师饰演的吕明仁可谓是深入民心,当天演出结束时,还有观众跑来和他握手,称赞他的演技,这让杨立心里乐开了花。杨立是包头人,在饰演吕明仁之前他对吕明仁没有这么深入的了解过,杨立觉得在排这个情景剧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对一个英雄人物全面的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事迹挺感人,为我们党有一个这么好的干部感到骄傲,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工作的方向、理想和信念。
演出能够获得成功,市委党校的校委海曙光松了口气,这些在表演经验上可谓是业余的同事们表现得如此出色,演出取得这么好的反响,一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同时,他也紧了紧眉头,情景剧进课堂作为市委党校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的新的方式、途径,还需要提炼、打磨。海曙光对记者说:“按照现有的条件现有的水平,能让观众、学员、教职工心灵受到这样一次震撼,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今后要把情景剧当作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以后要以这种全新的形式作为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去推,从党性教育方面做一个有益的尝试,要体现党校不仅仅是给大家讲课,讨论学习,还要让学员也参与进来,让学员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休养方面有所提高。从学校角度来讲,情景剧要进一步深入、提炼、打磨,不仅要提高舞台效果,也要从思想深度上进行挖掘,对今后党校的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充实提高都有好处。”
文/张宇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校舞台再现吕明仁烈士光辉形象——党性教育情景剧《不朽的丰碑》赏析,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