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观读后感

晋阳观魚(散文)

 

七一年的中秋月圆时节,林彪折戟沉沙,摔死在蒙古温都而汗茫茫大漠之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这一摔,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轨迹。其时我正在山西当兵,眼看着青春热血浇灌出来的果实行将收获,却被风吹雨打去,顿觉前程黯淡,郁郁寡欢。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一旦失意,便往往像受尽委屈的孩子,情不自禁的投向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从此,凡节假闲遐,我们几个将帅梦破灭了的战友,或守猎太行,或捉鳖深涧,或留连出没于古刹荒寺。

后來我们读诗,得知柳亚子曾“无车弹铗”,向毛泽东大发牢骚,流露出退隐之意:“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作为一代伟人,诗词大家的毛泽东,其《七律. 答柳亚子》,自然是文采风流,非同凡响:“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娓娓然如文友叙旧。“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不动声色地给柳亚子戴高帽。最后笔锋突转,劝诗人:“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魚胜过富春江”。

读到此处,我们感慨万端:原來,观鱼亦是人生一大雅事。

于是,我们结伴而往,多次跑到晋祠去看魚。

“九. 一三”之后,各派纷争依旧,权力角逐加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时晋祠,游人寥寥,尤显清幽。祠内唐槐寂寂,宋柏森森,彩塑安祥,步入祠内,恍若隔世。

晋祠依山而筑,山名悬瓮。山,不是黄土高坡上那种寻常可见的土山,而是树木葱笼的石山。它像一口蓄满清泉的巨瓮,高高悬于祠侧。汩汩清泉,从祠内五个深潭喷涌而出,历千年不竭。此即黄土高坡上的璀璨明珠——难老泉。 千 百年來,难老泉灌溉着周围千顷良田,孕育出稻花飘香的北国江南。清泉滋养出来的晋祠稻米品质极优,历來为国宴首选。

临近泉畔,眼前的景致令我叹为观止。

这是真正的流泉,清澈无比的泉水,在五彩卵石铺就的渠中向祠外不息奔涌。曲曲弯弯的泉溪中,见不到一星半点枯枝败叶。但见氤氲水气从泉中飘出,扑朔而飘渺。溪底水草疏密有致,开着五色缤纷的小花,像海底世界的珊瑚,像春日江南的山间小道。簇簇游鱼在水草间穿梭。鱼不大,约半尺许,像黑鱼的幼鱼,却比黑鱼轻灵,圆润。

泉中原有许多美丽的锦鲤,武斗时,被盘踞于此的“文革斗士”打了牙祭,惟有这种说不出名的小鱼捉之不绝,來年春风一吹,又成群游弋于这泉溪之中。

灵泉,异花,奇鱼,构成这极致的美。

我们到晋祠观鱼,起初是有点附庸风雅,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物我两忘,胸中的浊气自然散了,心中又变得澄明起來。

秋去冬來,在三晋大地又冰封雪飘的时节,我们互相勉励:我们正年轻,不能这样消沉下去。

于是我们潜下心來,自发组成军营读书会,想方设法从关闭了多年的县图书馆借來各种书,努力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已。

本文2003年发表于《江南保键报》副刊,笔名:谷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晋阳观魚(散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