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散文精选

梅州作家罗琼散文集《记号》出版,全书精选近50篇散文

 

日前,丰顺县作家协会主席罗琼最新个人散文集《记号》由羊城晚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精选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近50篇散文,分为“故园风物”“时光掠影”“岁月短歌”“乡韵悠扬”“心香数瓣”等五个篇章,作者用独特的视觉感知生活,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日常。

在作者的文字里,家乡淳朴坚毅的父老乡亲、客潮文化相融的山山水水无不让人难忘;在作者的叙说中,那些远去的人间烟火,那喧嚣的生活百态,总让人或眷恋,或深思,余韵悠长。

罗琼,笔名如风,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丰顺县融媒体中心(丰顺县广播电视台)报刊编辑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丰顺县作家协会主席,梅州市文艺“双精”工程奖获得者。曾在《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星星》《西部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诗歌和散文,出版诗文集《在月光下行走》,诗集《向左·向右》。

《记号》创作谈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说过,故乡的情结,是每一个作家的生命起源,也是她写作的起源,更是她走到底的一个最直接的动力之源。世上可能本来没有天籁,但是在故乡的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种天籁。当我回首整理这本散文集的过程,心中涌起诸多感慨,思绪仿佛飘荡在过往岁月的每一个角落。诚然,我的故乡于我而言,就如一块强力的磁铁,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是在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的故乡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与揭阳市一河之隔,是典型的潮客交汇之地,在这里,大部分地区客家话与潮州话同时使用,转换自然;客家围龙屋与潮汕民居四点金、下山虎等同时存在,随处可见;客家山歌与潮剧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这样一个充满特色的故乡,更是以温泉、漂流、高山、凤坪畲族村、埔寨火龙、种玊上围等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我出生并生长于丰顺县汤南镇阳光村辖下一个叫翔龙围的寨子,近20岁才离开寨子到县城生活,两地相隔很近,往返频繁。纵然如此,“故乡”的概念一直根植在我心中,更是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创作的灵感。过往的日子,那些记忆如同一幅长长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从懵懂的童年到青涩的少年,再到逐渐成熟的青年、中年,每一段旅程都有着独特的色彩与故事。

这本散文集是我继诗文集《在月光下走动》、诗集《向左·向右》后的第三次出书,书名“记号”原是我创作的组诗《我的村庄》中一首诗的标题,它是这样的:

记号

原谅我长久以来没有仔细地看看你

我的村庄

这么多年了

你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守望

那一年秋天

在寨子的围墙上刻下自己的小名后

我就离开了

而今

那微粒般的细小记号被青苔和尘土覆盖

却仍然依稀可见

只是

能说出那名字的人却越来越少

有朝一日

它彻底消失了

它的主人也将面目全非

我也曾以《记号》作为标题,写过一篇关于我身上的胎记的散文。在我的文学路上,故乡已与我的灵魂、我的躯体、我的命运息息相关且无法剥离了。在我的文章中,有我对生活细腻的感悟,有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有对情感的真挚抒发。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雕琢,每一句话都是我灵魂的低语。它们记录了我在不同时刻的心境与思索,那些或喜或悲,或宁静或激昂的瞬间;它们是我生命的一个个切片,真实而又深刻。

写作的过程中,我仿佛一次次穿越时光的隧道,重新触摸那些已经远去的记忆。那些曾经的风景、人物、情感,如潮水般涌来,让我沉浸其中,也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写作的过程也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我在文字中寻找着自我。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所说:“文学就像炉中火,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来火种,然后点亮自己,再去温暖他人。”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如同一束光,照亮读者内心的某个角落,引起共鸣与思考。

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文章均在各级报刊发表且部分获奖,另有10多篇因年久失藏未能收录,或许并不完美,但它是我在文学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一个见证,是我最真挚的表达。我期待着未来继续用文字书写更多的故事与情感,让心灵的旅程在纸页上不断延伸。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愿各位读者能在这些文字中找到温暖与慰藉,就像我在创作它们时所感受到的一样。

罗 琼

2024年10月于丰顺县

南方+记者 黄培强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州作家罗琼散文集《记号》出版,全书精选近50篇散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