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美丽人生之六—天涯踏尽红尘(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坐高铁出行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一站直达,长的四五个小时,每站停靠。虽然时间匆匆,但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稀缺的、不可逆转、不可复制的。所以观察的同时,我每次都会带着电子书,或者带一本纸质的书。我电子书上下载了《静静的顿河》《河上一周》《汪曾祺全集》。电子书方便,随手打开,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调好字号和灯光,一页一页翻过去,阅读体验虽然不同于纸质书,但同样入脑入心。有时,我会带一本纸质的《苏东坡传》《燕山夜话》或《文化苦旅》。“一蓑烟雨任平生”“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王朝的背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负重”,纸质版的阅读最适合静思,所有的思考,随着高铁抵达烟台或济南,也许很快就转化为胸中的山岭丘壑,快乐地流淌在笔端和文字中了。
这次坐高铁回烟台,还有两组影像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一组是在站台等车的间隙,我看见很多年轻的孩子穿着整齐的军装,拉着一色的行李箱,等待着列车到站。有的胸前挂着“光荣参军,保家卫国”,那些稚嫩的脸庞写满了庄严、神圣,写满了责任和担当。“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是刚入伍的新兵,正肩负了神圣的使命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虽然我一直没有圆过自己当兵的梦,但看到他们,我心中的敬意依然会油然而生,肃然起敬。另一组影像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拖着行李箱,背着书包,怀里还抱着妈妈给买的毛绒玩具熊,看样子是考上了大学,到外地求学。离家之前,一直是母亲眼里的宝,忽然远行了,彼此心里自然是充满了万般不舍。人生总要长大,美丽人生总要从踏上高铁开启一段崭新的未来。所以还是把那些留恋和不舍装进背包和行囊,脚步跟上疾驶的高铁,眼睛望穿人生的前方。
“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每天无数趟高铁向大江南北和天涯海角运送着那么多的旅客,不常见的离愁别绪在高铁站所见就是常态了。一篇散文也无法言尽所有人的高铁人生。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在行进的高铁上,去来之间,所见也是陌生、熟悉,熟悉、陌生,最终都要归于陌生和个体的行吟奔走和喜怒哀乐。看似相似的背后,每个人的行囊和行李箱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人的高铁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无论论成功和失败,都是自己在默默地用人生的脚步丈量,用自己的笔椽书写。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不管是山高路远,还是天空海阔,不管是烟火缭绕,还是诗情画意,只要行吟、奔走、思考、奋斗,都值得仰望和敬畏。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铁上的美丽人生之六—天涯踏尽红尘(散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