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观读后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他的《我的世界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美国和瑞士双国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因理论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发表有《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物体惯性和能量的关系》等论文。其文稿、著述集为《爱因斯坦文集》。

除了科学论文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我的世界观》是爱因斯坦发表在1930年出版的《论坛和世纪》上的一篇哲学类短篇著作,当时用的标题是“我的信仰”。国内学者通过努力,将爱因斯坦关于人生、科学、教育、战争、友谊、自由、宗教及社会问题等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编译成册,书名采用作者影响较大的《我的世界观》一文。

《我的世界观》分五个部分展示了爱因斯坦一生几个主要方面的活动和成就。第一部分“我的世界观”是思想性论文,内容涉及哲学、宗教、道德、人生等主题。第二部分“追求和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第三部分“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是二战初期宣布放弃德国国籍和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的声明和文章。第四部分“犹太人的理想”,是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犹太人对犹太精神传统的阐释。第五部分“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是对相对论的创立过程和基本理论的阐述。

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阐明了他独特的人生理念,即“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一理念体现在他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的认同以及对别人的足够宽容。他不把成功和名利当回事,认为多余的财产是人生的绊脚石,简单的生活才能创造源动力。他还强调精神财富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性远高于财富和知识。他认为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外在压力,还受限于内在需求,人虽然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能得偿所愿。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之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啊!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目的何在,他并不知晓,尽管有时自认为感觉得到。但不必深思,从日常生活就可以知道,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首先是为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快乐与健康;还为许多素不相识之人,同情的纽带将其命运与我们紧密相连。 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他人的劳动,无论他们去世还是健在,我必须尽力以同等程度回报我已经领受和正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向往俭朴的生活,并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心情沉重。”

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展现了其坚定的和平主义思想。他强烈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他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他是一位较为激进的和平主义者,为实现和平理想不懈努力。他主张废除义务兵役制,成立“世界政府”以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他对裁军表示赞同,认为应将更多人力投入经济和社会建设。爱因斯坦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并积极为和平发声,希望人们能够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所有像我们这样关注和平、关注理性与正义从而获得胜利的人都必须清楚意识到,理性与诚实善良对政治领域发生的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不论这种影响多么微弱,也不论我们未来的命运会怎样,我们都可以确信:如果没有那些关注全人类利益的人所进行的不知疲倦的奋斗,人类的命运会比现在还要糟糕。”

在《我的世界观》里,爱因斯坦的人道主义精神熠熠生辉。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到见解尤其引人注目。他对他人劳动充满尊重,他认同俭朴的生活方式,他对别人足够宽容。他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能够给予而非获得,他强调个体应该关注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他反对知识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应培养具有和谐个性的人,而非训练有素的工具。

“最受爱戴的人应该是那些对于改善人类和人类生活最有贡献的人。这在原则上讲应该是对的。但是,如果你进一步问这类人是谁,就会遇到不小的麻烦。对于政治领袖,甚至宗教领袖,他们究竟是为善多还是作恶多,向来难以定论。因此我非常真诚的相信,为社会大众提供最好服务的人,是为大众提供可以用来自我升华的工作,从而间接使人臻于完善的人。这首先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家,其次也适用于科学家。无疑,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并丰富其内在本质的,并非研究成果,而是追求理解的动力,是那种创造性和感受性的脑力劳动。”

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阐述了他的科学观点。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认知。他的E=mc2质能方程式 ,揭示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等价关系,这一理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他探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对科学发展进程的深刻洞察。

“如果你们想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了解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我建议你们坚持这样一条原则:不要听他们说什么,而要注意他们做什么。在这个领域的发现者看来,其想象力的产物是如此必然和自然,以致他会认为并且希望别人也认为,它们不是思想的创造,而是既定的实在。”

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对犹太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认为犹太人的理想包含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近乎狂热般地热爱正义以及对个人独立的渴望。同时,他也意识到犹太人与其他民族在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别,这导致了他们难以完全融入其他民族。

“一切文明民族,尤其是东方民族的宗教,主要是道德宗教。从恐惧宗教发展到道德宗教是民族生活的一大进步。但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偏见,以为原始宗教完全以恐惧为基础,而文明民族的宗教纯粹以道德为基础。事实上,一切宗教都是以上两种宗教的混合,其区别在于:社会生活水平越高,道德宗教就越占主导。”

《我的世界观》不仅体现了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科学家的深邃思想,还展现了他作为思想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的一面。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说过,“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在我看来,驱动我们人类向前的东西中,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造就高尚和尊贵,而随大流的人群在思想和感觉上都是迟钝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他的《我的世界观》,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