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思妇闺情诗、羁旅行役诗当包含在此类诗中。
二、思想内容
作者羁旅行役的困苦孤独,青楼香馆的生别悲离,宦海仕途的沉浮颠沛,家国乡关的无限愁死等。
三、艺术特色
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对比等。
常见意象有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明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鸡鸣、车铎、板桥、落日、秋风、孤帆等。
四、考查重点
分析作者思乡怀人的缘由;作者因事因景引发的所思所感;鉴赏作者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等。
(一)题材特征
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标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二)内容情感
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④蹉跎岁月,感时伤逝,抒发对身世曲折的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岁月催人老,最是无奈]
(三)抒情方式
①触景伤情
②感时生情
③因梦寄情
④托物传情
【技巧深化刻意训练】
典例剖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讨论·思考】
1.通过诗歌的标题,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早发”二字表现的是出发很早,通过标题猜测诗歌可能描写出行时的场景。
2.诗歌是如何表现“早”的?
“一点灯残”“闻鸡唱”“独向长空”“白草近关微有路”可表现出行时间之早。
3.诗歌中有哪些关键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孤剑”“愁”“独向”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白草”“微有路”“浊河”“冻无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本迢递”“客塞城”表现了作者浓重的思乡之情。
译文:
灯光微弱,近乎熄灭,酒醒了,自己背着孤剑准备离开。
惆怅的看着漫天飞舞的白雪,听着农家里的鸡鸣,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
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浑浊的河流也因天寒而早已被冻住了,没有声响。
这其中的来往本来就路途遥远,何况是驱赶着我这年老之人,将客居在边塞城中。
赏析:
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中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转至颈联,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独向长空背雁行”,“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原题回顾】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解析】
本题看似考查标题,实则是考查诗中的意象。“早发”是指出发很早。先找出相关的诗句,“一点灯残”“闻鸡唱”“独向长空”“白草近关微有路”,再分析其中能体现出“早”的意象。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解析】
本题中,表达效果应包括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首先理解“独向长空背雁行”的含意,即诗人独自一人与天空的大雁背向而行。秋天大雁南飞,诗人是向北而行,一南一北,强烈对比。然后再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赏析之四:思乡怀远诗赏析,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