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羊肉炖海带,这道菜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往早了说,《齐民要术》里就有类似的记载,那会儿叫 “羊臛”,虽说配料跟现在不太一样,但用羊肉搭配水里的东西一起炖,这思路早就有了。北方人爱吃羊肉,海边人离不开海带,不知道哪年哪月,这俩就凑一块儿了,成了餐桌上的老搭档。
小时候最盼着冬天,不是因为能穿新衣服,是因为奶奶会做羊肉炖海带。那时候住的老房子,厨房有个黑黢黢的煤炉子。天刚擦黑,奶奶就把处理好的羊肉块扔进砂锅,添上井水,再从坛子里抓一把泡得胖乎乎的海带结。煤火不旺,就那么慢悠悠地咕嘟着。
我总爱蹲在炉子边看,看着汤从清亮变成奶白,羊肉的香味混着海带的鲜气,从厨房门缝里钻出来,把整个院子都熏得香喷喷的。奶奶不让我老盯着,说汤会 “害羞”,炖不烂。可我哪听得进去,鼻子都快贴到砂锅盖上去了。
等到出锅的时候,奶奶会往里面撒一小把自家晒的葱花。我急着伸手去够,被烫得直搓手也不吭声,就着热乎劲儿,能吃两大碗米饭。那时候不懂什么叫美味,就觉得这肉怎么这么嫩,海带怎么这么入味,汤泡饭怎么就这么香。
后来读了些书,才知道这道菜在北方农村特别常见。以前物质不丰富,杀只羊是大事,得配点耐炖的菜才够一家人吃。海带泡发后能变得很大,价格也便宜,跟羊肉一起炖,既能吸收肉香,又能给汤添点鲜味。慢慢的,这搭配就传了下来,成了冬天里最实在的一道硬菜。
现在条件好了,吃羊肉炖海带不用再等特殊日子。可每次自己做这道菜,闻着那熟悉的香味,总能想起小时候蹲在煤炉边的自己,想起奶奶说的 “汤会害羞” 的傻话。这大概就是老味道的魔力吧,不管过多少年,总能一下子把你拉回过去。
羊肉炖海带的烹饪原理,主要是利用长时间的炖煮,让羊肉的油脂和鲜味慢慢渗透到汤里,海带则吸收汤里的味道,两者相互融合。高温能让羊肉的纤维变得松散,口感更软嫩,海带经过炖煮也会变得软糯,不会有硬邦邦的感觉。
食材用料得准备这些:羊肉(带骨的最好)750 克,干海带 100 克,生姜 30 克,大葱 40 克,花椒 10 克,八角 2 颗,料酒 30 毫升,生抽 20 毫升,盐 5 克,冰糖 15 克,清水 2000 毫升。
羊肉就是常见的绵羊肉,带点骨头炖出来更香。干海带选那种颜色深绿、表面有白霜的,泡发后口感更厚实。生姜选表皮光滑、没有黑斑的,大葱挑葱白部分比较粗的,花椒要闻着有麻香味的,八角选个头饱满、颜色棕红的。
6 步烹饪方法
第一步:处理羊肉。把 750 克带骨羊肉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放在清水里浸泡 1 小时,中途换两次水,把血水泡出来。泡好后冷水下锅,放 15 毫升料酒,大火烧开,撇去表面的浮沫,再煮 2 分钟,把羊肉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这一步得注意,羊肉别切太小,不然炖久了容易散;焯水时用冷水,浮沫才撇得干净。
第二步:泡发海带。干海带 100 克,用清水冲洗一下表面的灰尘,然后放在大碗里,倒入 1000 毫升温水,再放 1 克盐,浸泡 3 小时。泡好的海带用清水冲洗两遍,卷起来切成 5 厘米长的段,再打成结。这样处理海带,泡发得又快又透,打成结炖的时候不容易散开。
第三步:炒香调料。锅里放 20 毫升食用油,油烧到六成热,放入 30 克拍碎的生姜、40 克切段的大葱,还有 10 克花椒、2 颗八角,小火慢慢炒,炒到葱姜变成金黄色,香味都出来。这一步要用小火,别把调料炒糊了,不然会发苦。
第四步:炒羊肉。把处理好的羊肉倒进锅里,大火快速翻炒,炒到羊肉表面有点焦黄,油脂逼出来一些,再倒 15 毫升料酒和 20 毫升生抽,继续翻炒 1 分钟,让每块羊肉都裹上酱汁。这样炒过的羊肉,炖出来更香,味道也更浓郁。
第五步:炖煮。把炒好的羊肉和调料一起倒进砂锅,倒入 2000 毫升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 1 小时。然后把海带结放进去,再加入 15 克冰糖和 3 克盐,继续炖 30 分钟。这里要注意,一定要加热水,不然羊肉突然遇冷会紧缩,不容易炖烂;冰糖别放太多,一点点提鲜就行。
第六步:收汁。打开锅盖,转中火炖 10 分钟,让汤汁稍微收浓一点,最后撒上葱花。这一步能让味道更集中,汤汁拌饭特别香。
羊肉炖海带在北方的冬天特别受欢迎,尤其是冬至的时候。北方人讲究 “冬至吃羊肉,不冷一冬天”,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但这习俗一直传着。到了冬至这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着羊肉的香味,很多人家都会做上一锅羊肉炖海带,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热热闹闹的。
在山东沿海地区,这道菜还有个说法。以前渔民出海前,家里人会做羊肉炖海带,说海带像船锚,能保出海平安;羊肉则象征着有足够的力气应对风浪。现在虽然不那么讲究这些了,但逢年过节,这道菜还是少不了。
内蒙古地区也爱吃这口,不过他们用的是本地的山羊肉,海带也多选厚实的昆布。炖的时候会放些当地的沙葱,味道更独特。在草原上,冬天寒冷,炖上一锅羊肉海带,既能暖身子,又能补充能量,是牧民们过冬的好选择。
不同地方做法也有差别,有的地方喜欢用高压锅炖,节省时间;有的地方则坚持用砂锅慢炖,说这样味道更纯正。不管怎么变,羊肉和海带的搭配始终没变,这大概就是美食的魅力吧,能在不同的地方开出不一样的花。
早年间,交通不方便,海带在北方内陆是稀罕物。只有过年的时候,家境好点的人家才能买点海带,配上羊肉炖着吃。那时候的海带都是干货,要提前好几天就泡上,泡海带的水都舍不得扔,澄清后用来和面,说这样面更筋道。
其实羊肉和海带的搭配,还有个小窍门。炖的时候放一两片山楂干,不用多,3 克左右就行,既能让羊肉炖得更快,又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很多人不知道这招,炖出来的羊肉总有点硬。
以前没有冰箱,炖好的羊肉海带,冬天就放在院子里,天然的 “冰箱”。吃的时候舀出一碗,加热一下就行,放个两三天,味道反而更浓。现在条件好了,很少有人这么做了,但老一辈人还记得这回事。
今天把这道羊肉炖海带的做法和一些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家常菜就是这样,藏着很多回忆和讲究。
你们家做羊肉炖海带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吗?或者有什么关于这道菜的趣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羊肉炖海带,一道跨越古今的家常美味,6步炖出香,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