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古代诗歌

唐宋两朝诗人所写水平最高的8首诗词,值得细细品味!

 

唐诗与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长河中最璀璨的两颗明珠,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精髓与文人的精神密码。前者以气象恢宏、风骨卓绝著称,于平仄格律中见宇宙苍茫与人生百态;后者以情致绵密、意境幽深见长,在长短句间写尽悲欢离合与时代沉郁。以下精选唐诗、宋词各八首,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豪情,亦有“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南宋悲思,从艺术手法的创新到思想内涵的深邃,一窥古典诗词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一、李白《将进酒》(盛唐)

全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简析

此诗以“黄河之水”起兴,将个体生命置于永恒时空的宏大背景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肯定,与“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幻灭感形成张力,展现盛唐文人的精神矛盾。诗中“千金散尽”的豪迈与“钟鼓馔玉”的轻蔑,解构了传统士大夫的价值体系,被誉为“盛唐气象的诗性宣言”。

二、杜甫《登高》(盛唐)

全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析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前两联“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以工笔写实,后两联“万里悲秋”“百年多病”转入身世之叹。“无边落木”象征历史洪流,“不尽长江”暗喻生命永恒,十四字八重悲的凝练表达(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苦难熔铸为沉郁顿挫的诗史。

三、王维《山居秋暝》(盛唐)

全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简析

此诗以“空”字统摄全篇,“明月松间照”为静态构图,“清泉石上流”引入动态韵律,形成“以动衬静”的禅意美学。尾联“王孙自可留”化用《楚辞》典故,在山水田园中构建精神栖居地,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巅峰。

四、白居易《琵琶行》(中唐)

全诗(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简析

全诗以琵琶女身世为线索,通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精妙比喻,将抽象音乐具象化为视觉意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突破了传统文人的怜香惜玉,上升到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哲思,被誉为“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五、李商隐《锦瑟》(晚唐)

全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简析

此诗以“锦瑟”起兴,用“庄生梦蝶”“望帝啼鹃”等典故编织朦胧意境。“沧海月明珠有泪”将鲛人泣珠传说与月光意象融合,创造出亦真亦幻的美学空间。全诗无明确叙事,却通过意象叠加传递出对生命本质的追问,被称为“唐诗的蒙太奇”。

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初唐)

全诗(节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简析

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以“江”“月”为核心意象,从“江畔何人初见月”的追问,到“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哲思,将个体生命置于宇宙循环中观照,实现了对六朝宫体诗的彻底超越。

七、王昌龄《出塞》(盛唐)

全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简析

此诗以“秦汉明月”贯通历史时空,“万里长征”的空间辽阔与“人未还”的时间苍凉形成张力。末句“龙城飞将”的呼唤,既是对李广式英雄的渴望,也是对戍边将士命运的深沉悲悯,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八、崔护《题都城南庄》(中唐)

全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简析

此诗以“人面桃花”的对比,构建了永恒与瞬间的哲学命题。“桃花依旧”的自然永恒,反衬“人面不知”的人事无常,短短四句蕴含禅意,被后世无数文人化用,成为“物是人非”的经典意象。

宋词佳作如云,以下为你列举八首水平极高的宋词,并附上简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简析:此词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尽显深情,极富人情,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2.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简析: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人将所见之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所闻之边声、号角声融入词中,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氛围。既展现了爱国激情,又表达了浓重乡思,将军与征夫复杂而矛盾的情绪在词中得以委婉传达,是宋词中少见的边塞佳作。

3.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简析: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全词展现了岳飞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句更是激励着无数后人,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4.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留恋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简析:柳永是婉约词代表,此词更是写离情的杰作。开篇以凄凉秋景烘托离别氛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恋人诀别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景抒情,意境凄清,将离别的愁苦展现得尽情尽致。

5.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析:这是一首梅花的绝唱,诗人以梅花自况,通过描写梅花在断桥边独自开放、历经风雨的遭遇,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诗人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

6.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析:开篇14个叠字,层层递进地展现出词人的孤独凄凉之感。全词以接近口语的语言,运用凄清的意象,如秋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将词人丧乱后的愁苦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是李清照婉约词的巅峰之作。

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简析:此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等多重主题。词人借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借“元嘉北伐”失利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讽刺当朝用事者草率。结尾以廉颇自比,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8.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简析:词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与现时的凋残破败进行对比,通过“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句,写出了战争给扬州带来的巨大灾难。词中“清”“寒”“空”“波心”“冷月”等营造出空灵意境,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体现了姜夔词清雅空灵的特点。

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放,到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到苏轼“人生如梦”的旷达,这十六首诗词如棱镜般折射出唐宋文人的精神世界。它们不仅是艺术技巧的巅峰呈现——或“诗中有画”,或“以乐喻声”,更以穿透时空的力量,将个体命运与宇宙哲思、时代悲欢与人性共通之处熔铸为不朽篇章。读懂这些诗与词,便读懂了中国人心中那份对美、对情、对生命本质的永恒追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宋两朝诗人所写水平最高的8首诗词,值得细细品味!,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