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清末,中国传世散文缀玉联珠,代有佳作。据说Deepseek曾把王羲之《兰亭集序》排在第一,我觉得这是把书法和文章搞混淆了。王右军行楷天下第一,人尽皆知,但若论古文笔法,余以为这一篇进不了前十。
我的排名按照以下标准:首先是义理,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境界格局。其次是逻辑,就是文章的结构和深度,起承转合。再次是笔法,就是语言修辞。最后是影响,看文章自身以及作者对后世的表率。
南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排名第十,移文是一种平行文体
第十名 《北山移文》 南齐 孔稚归 公元480年,“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六朝散文扛鼎之作。入选核心词“讽”。
这篇文章有两个亮点值得学习,第一是回旋曲式的逻辑结构,有总有分,回旋往复。第二是文言实词(动词)的运用,这一点与《醉翁亭记》正好相反,欧阳修善用文言虚词。
文章开头泛论三种隐士,第一种“可知不可得,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第二种“固亦有焉,芥千金而不免,屣万乘其如脱”。第三种“终始参差,苍皇反复,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渎”。
汝南周颙正是这第三种,他假意“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其始至也,“风情张日,傲百氏,蔑王侯”。及朝廷“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则“形驰魄散,志变神动”,“纽金章,绾墨绶”(注意“纽、绾”这样的文言动词),“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希、驰)。
文章起承至此,用两句作结,“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所谓回旋往复妙在它的转折部分,与江淹同时代的孔左丞引入拟人笔法,进而嘲讽曾收留周子的山涧林月,“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腾、攒等实词)
最后一段,周子还想重回北山(今南京紫金山),“岂可使碧岭再辱,丹崖重滓”,“于是丛条嗔胆,叠颍怒魄,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该文之所以能胜过《兰亭集序》主要在于其思想内容和语言运用(尽管其名气不如兰亭),《兰亭集序》失之于伤感、悲凉。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排名第九,项脊轩是归家旧宅,位于今江苏太仓,非项籍
第九名 《项脊轩志》明 归有光 公元1524年至1539年,“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入选核心词“情”。
这一篇已经进入中学课本,无须详解,我仅谈两个特点。第一是咏轩抒怀,寓情于细节,一个南阁子承载了归家三代人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第二,语言质朴深情,节奏明快简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读文学史,我们可以知道归有光是明朝嘉靖三大家之一,他的风格开启了后来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桐城派”。清朝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有一篇出色的咏物散文《登泰山记》,余以为不及此篇,故列此文为第九。
初唐 王子安《滕王阁序》排名第八,王勃曾写《檄英王鸡》被唐高宗李治斥逐
第八名 《滕王阁序》唐 王勃 公元675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入选核心词“才 ”。
这一篇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还没有进入课本。记得第一次读全篇,只觉明珠扑面,意境婉曲,而在一片雕栏玉砌之中却迷失了结构。实际上要想赏析学习这一篇千古美文,搞清其逻辑结构是必要前提,然后才能领略王子安语言文字之功力。
第一段,“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首叙地形之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次论人物之雄),“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总述宾主之美)。中间穿插时人与古人。
第二段,“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总序秋景之后,依次按照近景、远景铺陈滕王阁之美,近景有“层峦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远景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第三段,“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王勃笔锋一转,又把文意从滕王阁景致带回到宴席之上的人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第四段,大量用典表达同命相怜之意,从冯唐、李广,到贾谊、梁鸿,总结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五、六、七段。“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总述自己去交趾看望父亲路经此阁,得与宴会,应邀作序诗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怨。
这篇千古美文展现出的王勃之才,在唐代可称第一。如果他不是早亡,其文学成就当不在苏东坡之下。余以为此文主题思想总体上还算积极,但失之于“怨望”,故排名第八。
北宋 苏轼《前赤壁赋》排名第七,还有《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第七名 《前赤壁赋》北宋 苏轼 公元1082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入选核心词“ 旷 ”。
这样的文章就像西汉陈汤,当代粟裕,排兵布阵千军万马,却可以精算到一个班,一个人。在结构上,“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中的任何一句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够领会。
这一篇和上一篇在逻辑、笔法和后世影响方面都是顶尖的,排名于此源于其义理与前三有差距。“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语出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齐物兼旷达,主题有得有失,故排名第七。
晚唐 杜牧《阿房宫赋》排名第六,虽然称赋,实亦散文
第六名 《阿房宫赋》唐 杜牧 公元825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入选核心词“鉴”。
此一篇已入选中学课本。”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头四个三字句,始于晋人郭璞《井赋》“益作井,龙登天,凿后土,洞黄泉”。此后逻辑结构清晰简洁,依次描绘地形宫殿、楼阁回廊、美女珍奇。最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尤为炯戒,不似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逢君之恶。杜樊川大贵之家,却有如此锐气,敢于鉴古讽今,故排名第六。
《阿房宫赋》和《赤壁赋》,虽然都叫赋,但朱东润先生编写的大学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都把他们列为散文,与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等诗赋不同。
刘宋 陶渊明《桃花源记》排名第五 ,山口有光洞是否进入了平行宇宙?
第五名 《桃花源记》陶渊明 刘宋 公元421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入选核心词“希望“
这一篇作于东晋、刘宋易代之际,五柳先生借桃花源这一乌托邦意象,反映了人民反对战乱频仍,虚伪黑暗,渴望幸福安宁的时代呼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特别能展现中国文人的理想主义乐观精神,即使在乱世,也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难得的元素之一,故排名第五。“靖节先生绝世人,奈何记幻不记真?先生高步冏末代,雅志不肯遂沉沦”。
北宋 欧阳修《丰乐亭记》排名第四,“圣人出而四海一”
第四名 《丰乐亭记》北宋 欧阳修 公元1046年,“上之功德,修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入选核心词“养”。
这一篇写于《醉翁亭记》次年,也是欧阳修在安徽滁州的作品。很多评选把《醉翁亭记》选入中国十大古文,余以为虽名句叠出,然主题思想过于闲适俚俗,不及此篇。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及宋受天命,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水清,民安此丰乐之年也”。
欧阳文忠公外贬滁州,“仰而望山,俯而听泉”,犹能“画出北宋太平气象。”朱熹以为此篇为欧阳永叔文之最佳者,胜过柳宗元《永州八记》,故排名第四。
北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排名第三,“守道不如守官”
第三名 《待漏院记》北宋 王禹偁 公元989年,“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弥之?入选关键词“守” 。
待漏院是北宋宰相早朝休息的地方,“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王禹偁时任知制诰,待漏之际,思接千古,将历史上的宰相分成三类,贤相、奸相和庸相。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王禹偁说:“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这就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重要原理“守道不如守官”的形象表达。“守道不如守官”出自《孔子家语》,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形上学基础。这篇文章首次通过文学意象“待漏有思”,讲清了何为“学而优则仕”,故列为探花。
明 宋濂《阅江楼记》排名第二,宋文宪开创“台阁体”文法
第二名 《阅江楼记》明 宋濂 公元1374年, “斯楼之建,无不寓大一统之君致治之思,奚止夫阅长江而已哉”!入选关键词 “治 ”。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直到2001年才建成,历时六百多年。本文奉朱元璋圣旨撰写,作者宋文宪是明初文臣之首。
全文以政治家的气象,从定鼎一统切入。“金陵为帝王之州,六朝南唐,偏据一方……逮我皇帝,始足以当之”。进而遐想圣人登临三阅三思,“江汉之朝宗,中夏之广大,益思以保之”;风帆上下,番舶来庭,益思以柔之;两岸之间,耕人农女有农桑之勤,益思以安之。文笔波澜壮阔,步骤从容。
阅之后,再述江。“长江委蛇,白涌碧翻,昔之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发出太祖保治宏谟,岂文人骚客留恋风景之辞。《古文观止》作者认为,篇中多规颂之言,庄重之体,词旨剀切,洵堪继韩续苏。这一篇是台阁体文章第一等之作,故摘得榜眼。
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排名第一,范文正圣人达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一名 《岳阳楼记》北宋 范仲淹 公元1046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入选核心词“仁”。
这一篇唱彻古今,无愧中国历代散文排名第一。近千年来,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仁人之心凭借此文深入我中华儿女的灵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这样说,范文正清官循吏、圣人达节的形象和他的仁人爱国之文《岳阳楼记》已经成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识。
当然,还有一些优秀散文,比如《陈情表》情感堪比《项脊轩志》;《出师表》忠诚不输《岳阳楼记》;《过秦论》史论高出《阿房宫赋》。但这些文章另有分类,不属于“咏物抒怀”,不能参与这一类文章的排名。还有诸如《陋室铭》《爱莲说》也很优秀,但过于短小,属箴言性质,也不纳入文章评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战归来再读书 之四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名篇(咏物抒怀类),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