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
远去的初恋
作者:孙皆松
分明千里未曾见,
心底朦胧熟影踪。
一眸点醒谜百重,
此生只为今相逢。
从心底感恩着那段,怦然心动刻骨铭心的初恋。虽然它已渐行渐远,但幕幕往事如昨。拂去尘世的铅华,更让我感知它的至上珍贵了。
一一 那是一九七九年秋,我错失了高考。为了摆脱失落沮丧的情绪,来到了豫南一个小山乡里打工。由于时代的原因,那个时候,打工者的社会地位很低。面前纵然有起伏不断,秀美怡人的山川景色,心里依然充满着怅惘彷徨。正是她的出现,才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原是如此的美好。也是她,给了我阳光向上的生活勇气,也给了我诗与远方。
那一天,我正在一户傍河而居、恬静的农家院落里,干着枯燥的活儿。只听得一位姑娘的声音从门外忽然传来,她向着院內的女房东大声地说:"大姐!把你家里的工分拿给我,生产队里要统计工分啦!"她那甜甜地声音,如同春雨,陡然间便浸透了我干枯的心田。当我们的目光偶然相遇时,我们都在不觉中,身不由己地呆呆地怔住了……片刻后,她紧张地调整着慌乱的神情,带着瞬间羞红的脸颊,匆忙地拥随着她的大姐走向了屋内……
一一"啊!"黑黑的长辫,俊俏的脸庞,我恍惚感到似曾相识,只是从现实中想不起来了。这也许就是怦然心动吧!
"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段幸福时光啊!″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小芹,与我同是十八岁的年龄。自从我们认识后,在那青春萌动的季节里,便有了我们在小街上的期遇相见;也便有了在小河边的依依惜别……那时,我总是看不够她的清澈明眸;总是听不够她的涩语羞声,这一段过往的记忆,我曾这样写过:
河水映着月影,
甜蜜落满了村径。
掩一腔羞涩,
露一角笑容……
那稻花飘香的田埂,
卑微的萤火虫、
掛满了我沉醉的灯笼……
更让我至今难忘、心存着感激的是: 她曾在十月的凉河水里,用欢喜的心情为我洗过布衣。晾干后,打折得整整齐齐,连着她那张溢满了欣喜幸福和期待的面孔,双手送向我的面前;她也曾用急切地心情,从室内找出纱布、药粉为我包扎过手指上的划伤。在那个终生难忘的时刻,我清楚地看到了,她那秀发下洁白美丽的面孔上,清澈明亮的眼睛里,露满了她对我真诚关切的表情和目光。这表情和目光让我心动,让我沉醉,让我至今刻骨!透过这目光,我还隐隐清晰地听到了,她那因我而动的、纯 真的"怦怦”心跳。
那是一枚青涩的橄榄,那是人生爱的晨曦!这也是我,平生与她仅有的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我们,心境的单纯如同高山上无瑕的皑皑白雪!
…… "真是罪过啊!″我一生都在这样深深地痛责着自己,面对着她真诚的爱意,我却选择了疏远乃至拒绝。是那流年的蹂躏让我凄紧了心弦,是那飘泊的生活让我蕴满了自卑。我不愿看到她为我遭受世俗的眼光和生活的艰辛。这或许也是一种善良的爱吧!后来,她还是听从了她的表姐,嫁给了本地一户家境较好的人家,不久,她随着婆家都去了南方的都市。
"人生尝过失恋苦,世间再无辛酸泪″ 我常常这样感叹着。那一段失恋后的最初痛苦,甚至让我对人生产生过绝望!有句词儿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可我感觉: 爱恋!仅仅许个生死,又怎生了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唉一一″初读不明诗中意,再读己是诗中人。我常常庆幸着自己,心里还有那么点卑微的"良心″,善解些伤感的意境。
许多年以后,我又再次寻回到了那个地方。那凸显于河边清幽温馨的院落,早己不在了。在那片院落的旧址上,只有满目的断木残垣、丛生的枝蔓荒草。秋风吹拂着落叶,虫儿低吟着伤歌。旁边的一弯小河流水,涌动着秋末冬近的凉人寒意。原来大姐早己另选新宅搬居别处了。我眼望着一生中,珍藏在心底的一方"圣地″;置放于云端的一帘诗卷。竟变得踪影难寻、如此凄凉!又想到了那些,曾经熟悉的一张张亲切的面孔,还有那浸润着幸福甜蜜的幕幕往事和欢声笑语,似乎真的已离我远去了。在那里,我滞呆了良久,失落、感伤之情,早已不能自制一一
昔年相逢,
影如昨前。
情倾殇绝,
独泣江潭!
千里寻故,
景物荡然。
岁月斯年,
人何以堪!
"唉一一″暮年尚远,鬓发早至。想想与她已是再不能相见了!
原创文章文责自负。二三年七月。丨
附:相连诗句
初恋的人啊!你在何方?
作者:孙皆松
明媚的月光,
仍在树上。
村边(银山)的小河,
依然流淌。
熟悉的老院,
盛满了故事。
初恋的人啊,
你在何方?
谁在看你,
清澈的眼睛?
谁在动你,
圣洁的衣裳?
初恋的往事,
向谁隐忍?
是谁偎在,
你的身旁?
长夜漫漫,
你可曾想?
千里之外,
我悔如断肠!
纤手秀发,
回眸羞望。
多少酸泪儿,
我空想着你镜中的模样……
去街上的小路,
月光侬旧。
小路弯弯,
落满了凄凉的感伤一一
伯母的白发,
谁人梳理?
伯父的扦(柴)担,
又是谁在收藏……
初稿于一九九0年,定稿于二0二一年元月。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感散文:远去的初恋,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