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古代诗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10月份)基础知识复习清单

 

一、重点字词读音

1.《春》 朗润(lǎng rùn)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ong) 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烘托(hōng tuō) 静默(jìng mò) 风筝(fēng zhēng) 抖擞(dǒu sǒu) 健壮(jiàn zhuàng)

2.《济南的冬天》 济南(jǐ nán) 着落(zhuó luò) 宽敞(kuān chǎng)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ōng líng)

3.雨的四季 花苞(huā bāo)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cū guǎng) 睫毛(jié máo) 衣裳(yī shang) 铃铛(líng dang) 端庄(duān zhuāng) 静谧(jìng mì) 屋檐(wū yán) 凄冷(qī lěng) 化妆(huà zhuāng) 莅临(lì lín) 造访(zào fǎng) 吝啬(lìn sè) 淅沥(xī lì) 干涩(gān sè) 草垛(cǎo duò)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4《古诗四首》 :碣石(jié shí) 澹澹(dàn dàn) 竦峙(sǒng zhì)枯藤(kū téng)

二、重点字词释义

1.《春》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抖擞:振作,奋发。

2. 《济南的冬天》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贮蓄:储存,积聚。

澄清:清亮,使混浊变为清明。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3. 《雨的四季》

粗犷:粗豪,豪放。

静谧:安静。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淅沥: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观沧海》

临:到达,登上。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星汉:银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 “杜鹃”。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次北固山下》

次:停宿。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风正:顺风。 悬:挂。

《天净沙・秋思》

枯藤:枯萎的藤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三、易写错的字词

1. 《春》:嗡、朗润、酝酿、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风筝、抖擞。

2. 《济南的冬天》: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宽敞、贮蓄、澄清、空灵。

3. 《雨的四季》:花苞、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

4. 《观沧海》:碣、澹、竦峙、萧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啼、溪。 《次北固山下》:悬、雁。 《天净沙・秋思》:藤、鸦、瘦。

四、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1.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春》通过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了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现代著名作家,被称为 “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3. 《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雨的四季》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4. 《观沧海》 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著称。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通过对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而作,以杨花、子规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这首小令被称为 “秋思之祖”,以众多意象组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表现了游子的羁旅之思

文化常识

1.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在《古代诗歌四首》中,出现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意象。如《观沧海》中的 “沧海”,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宏伟的志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杨花”“子规”,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愁和悲伤之情;《次北固山下》中的 “归雁”,寓意着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 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苦。

2. 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五、《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应记住的知识清单

重点字词: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重点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人物形象:

谢道韫:聪明智慧、才华出众、富有想象力。她以 “柳絮因风起” 的比喻,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

谢安:善于教育晚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在家庭聚会中与子侄辈讲论文义,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心主旨:文章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也赞扬了谢道韫的聪明才智,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对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字词

1: 期行:相约

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至:到达。

舍去:舍弃。

舍:放弃;

去:离开。

戏:嬉戏,玩耍。

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尊君在不:“不” 同 “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重点句子翻译: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人物形象:

陈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面对友人的失约和无礼,他据理抗辩,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友人:起初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但在元方的反驳下,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中心主旨:文章通过讲述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出行,友人失约后又责怪陈太丘,被陈元方反驳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慧和懂得 “信”“礼” 的重要性,也从反面告诫人们要讲诚信、懂礼貌。

六、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诗四首(一般是《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以及课外的《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的默写题示例:

直接性默写

1. 水何澹澹,______。(《观沧海》)

2. 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潮平两岸阔,______。(《次北固山下》)

4. 夕阳西下,______。(《天净沙・秋思》)

5.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峨眉山月歌》)

6. 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寄托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旧交替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中既表现了月光皎洁,又点明了行船之事的句子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6.《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对世事无常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情境性默写:

1. 当你看到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时,会自然联想到曹操《观沧海》中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朋友要去远方,你可以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来表达对他的牵挂。

3. 当你在新的一年,看到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取代时,会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在秋天的傍晚,看到落叶飘零、旅人孤独行走的场景,你会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当你乘船夜行,看到江水中月影摇曳时,会想到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6. 当你在某个场合偶遇多年未见的老友时,会想到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国庆节之后,大多数学校会进行月考,本清单适合孩子们化最少的时间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孩子有所帮助,请点赞关注,谢谢各位阅读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10月份)基础知识复习清单,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